返回主页
月刊总目录
本期目录





@1999/04

三焦

 一个加油站,具体地说它大概位于达拉斯与沃思堡之间,1941年一只飞蛾在夜幕中突然展开它美丽的翅膀--这幕稀松平常的场景现在已成了人类记忆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弗拉季米尔·纳博科夫和他的《说吧,记忆》,它早已没入了时间的黑暗巨爪。两个具有相似视觉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生命相互对视,冷静地观察对方以及他(它)所依存的环境,然后其中的一个扬起翅膀,它便成了飞蛾,而另一个则不动声色地挥了挥手,有限的文字便以智慧的方式聚集在一起,将他托上了大师的峰巅。
  书籍、期刊、报纸,这些都是文字聚居的地点,也是留有大师手指划痕的地方。橄榄树文学月刊当然也并不例外,我相信,在这棵枝叶正逐渐变得茂盛的生命之树下,必然有着大师禅坐的身影。我这样讲是因为存在着另一种更为客观的说法:古往今来,文学大师只有一个,但是在不同的时空范畴内,他将被冠之以不同的人间姓名--大师无所不在。
  记得当这一年刚刚到来时,我们的主编祥子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费城街头,一个孩子拿着小铁勺匍匐在夜色中的台阶上,他的辛苦劳作全是为了聚集起一点点洁白的东西--半小小时前的那场雪实在太小。在这个孩子的眼中,雪已经脱离了寒冷的、粉末状的实质而一跃成为纯洁、美好的事物之一。每年总有同样的雪下在地球不同的地方,这隐喻着我们的文字世界--那么多晶莹透明的文字正在展开生命的翅膀。而透过互联网,我们这些“积雪者”的视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开阔,我们珍爱着这个世界之中那怕是点滴的洁白。
  雪、大师,我喜欢这两个意象的并列,这不仅能组成一张境界旷远的古画,更重要的是,在这春意盎然的北半球,它代表了一种现象:当现实中的雪花逐渐飘远,一百年前的大师于记忆的摇篮中重新醒来。
  --谨以此纪念弗拉季米尔·纳博科夫诞生一百周年



▲ 回本页首
● 返回主页

橄榄树文学社发行。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 Copyright by Olive Tree Literature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web site is maintained by webmaster@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