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現場@非虛擬批判
主 頁|總目錄 |作者索引| 投 稿|討論/留言

﹒三 焦﹒

關於《一個也不能少》

  當魏敏芝的巨幅照片貼滿了大街小巷,她那 張仰向天空的臉就不可避免地與 解海龍數年前拍的照片疊合在一起,人們的記憶 是容不得老謀子辯白的。有一段 日子,隨手在街頭買一份報紙,都會看到一個睜 大了眼睛的女孩,她那發亮的瞳 孔非常適合於一種事先或者事後賦予的詮釋。解 海龍的幸福日子結束得快,幾年 前他在杭州以一萬元的價格拍賣他那架過度磨損 的尼康瑪特相機時,那些業已定 格的山村孩子就不再與他有關──老謀子在這個 年月出場,實在有些不合時宜。
  “(這是一部)很平實、傳統、司空見慣甚 至非常老套的電影。”他自己這 樣說,但並沒有半點往自己臉上抹黑的意思,相 反地,他希望人家都能看出其中 的“真切”和“力量”。
  然而恰恰是“真切”兩字損害了這部片子。 從頭到尾,一只不加任何修飾的 鏡頭重復了許多《秋菊打官司》中的抓拍技巧, 許多地方導演和器械的影響都減 弱到了微乎其微的程度,生活的一個局部幾乎是 按原樣復制到了銀幕上。但這樣 一來,“力量”就被削弱了。藝術只所以具有感 染力,也正由於它含有高於生活 的一些東西。像沈從文先生的小說,應該算是非 常貼近生活的,比如《丈夫》, 一個丈夫到城裡來,他看到了什麼──這個丈夫 是被作者選中的,投射著沈先生 強烈的主觀性,而不是直接照搬的結果。如果把 整個生活都攝下來,這仿佛拿著 一支話筒在街頭錄音,錄到的什麼都有:汽車的 噪音、人群的嘈雜音,而主體聲 音卻暗淡了下去。
  深究下去,問題應該出在劇本上。作為主角 的魏敏芝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她佔據了電影中幾乎每一個畫面,卻並沒有抓住 觀眾的心,這是因為人物的命運 裡始終沒有出現一個“焦點”。許多真實、彌散 的東西分散了主題,尤其在電影 的後半部分,當電視台那位蒼白的播音員開始介 入,導演的主觀作用便變得十分 曖昧起來。社會的“關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情節可以含糊,但視角卻含糊不 得。虛偽的東西在最標準的鏡頭下還是虛偽。
  這真實的片子還是使不少人激動起來,一中 年婦人把預備存入銀行的大筆金 錢捐給了“希望工程”,一個三十歲的年青人對 著宣傳車的窗口傾囊而出,我不 知道這是不是老謀子的“歪打正著”──如果是 這樣,又如何解釋一些低調子的 民樂錄音出現在情節中“催人淚下”的地方?( 這應該是這部電影最大的敗筆。)
  若幹年前,當觀眾開始參與到熒屏中去時, 許多三流以下的“智力競賽”節 目便開始蜂擁而來。現在讓群眾演員走上銀幕, 或許會是另外一回事──電影的 天空從此遼闊起來?

(1999.5.28,大悲山)■


主頁 現場@非虛擬批判
主 頁|總目錄 |作者索引| 投 稿|討論/留言
橄欖樹文學社發行。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印。 © Copyright by Olive Tree Literature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web site is maintained by webmaster@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