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波德莱尔(2)----
“那里有活的柱子不时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语音;”
翻开很早时的读书笔记,我看到十多年前教条的自已记下的一组关
于做现代诗的几种技巧和手法:(1)、意象;(2)、时空交
错;(3)、词汇组合;(4)、情绪跳跃;(5)、通感。那时通
感就以现代诗的写作特征和技法进入我心的,只是我不是作诗人,
对它没做太多的时间也没做太多的了解,朦胧其意就是:通感是一
种感觉的转移。那时老师举的诗例是白居易的:“曲尽收拨当心
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年
纪稍大的老师所要表达的意思仿佛是:通感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我
们老祖宗的箱底里早有。说得那时的我也自豪非常,整堂课都笑容
满面的,一种天真的民族意识高涨。简单地就把“通感”这一鲜活
的美丽放过了。
“那里有活的柱子不时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语音;”是我喜欢
的彼德莱尔“恶之花”的第4首--感应--里的一句。而这第四首诗
是波德莱尔的诗世界里的一首重要的十四行诗。诗中所叙的感应不
仅仅是人的各种感觉(嗅觉、触觉、听觉、视觉)互相感应,而是
在宇宙万物之间,自然和人之间,都能互相感应互相沟通。
自然是一座神殿,那里有活的柱子
不时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语音;
行人经过该处,穿过象征的森林,
森林露出亲切的眼光对人注视。
仿佛远远传来一些悠长的回音,
互相混成幽昧深邃的统一体,
像黑夜又像光明一样茫无边际,
芳香、色彩、音响全在互相感应。
有些芳香新鲜得像儿童肌肤一样,
柔和得像双簧管,绿油油像牧场,
----另外一些,腐朽丰富得意扬扬,
具有一种无限物的扩展力量,
仿佛琥珀、麝香、安息香和乳香,
在歌唱着精神和感观的狂热。
在这首诗里波德莱尔把感应的原理引进诗歌创作,以其独创的象征
手法,给近代诗歌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此外,他的通感所意味的或
许可以描述为一种寻求在证明危机的形式中把自已建立起来的经
验。这只有在宗教仪式的范围里才是可能的。无神论国度里长大的
我对宗教这一范围永远理解不了的,但波德莱尔的经验超越了宗教
的范围了,他把自身作为美的事物呈现出来让我稍稍能读懂些了。
“通感”是一种经验,是回忆的材料----不是历史的材料,而是前
历史的材料。波德莱尔的通感原理影响的不仅限于文学,他还涉及
到了其它艺术如绘画和雕刻等等。现代诗里常有表现嗅觉和触觉通
感;嗅觉和听觉的通感;嗅觉和视觉的通感。都带着那种经验性和
前历史材料的意义。
“自然是一座神殿,那里有活的柱子不时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语音;”
◆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