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树网站
橄榄树文学月刊现场文化网站六香村论坛
橄榄树月刊潮声
主页| 总目录| 作者索引| 投稿| 讨论\留言

     
  于吉瑞
芜湖笔记
寻找一条街道 

我去寻找一条街道。 
那条街道我曾经那么熟悉。人行道。店铺。木槿树。书店。我常常在上面走来走
去。不过,那是过去。来到这座城市,我想寻找那条街道。这很正常。在我寻找那
条街道时,我感到有些困难。这座城市已经面目全新。我只能凭借我的记忆,而记
忆,只是在记忆里。我记忆里的东西,已经被时间改变。那种改变,竟然是如此彻
底。 
如果我从记忆里把那条街道翻出来,那些街道里便会有许多人,那些人河流一样。
我是这河流里的一滴水。我那时来这条街道的原因,既不是喊口号,闹革命,也不
是做买卖,赚大钱。那原因很简单,这儿有一个电影院。我常常是在电影院里看一
部电影,彩色或者黑白的。然后到就近的小饭馆里吃两碗阳春面。这些事情结束
后,我就觉得从物质到精神都得到了滋补。另外,电影院的旁边有一家书店,吃完
阳春面我就到书店里,书店里有书,吸引人,书店里还有漂亮的店员,也吸引人。 
现在,我再次来到这座城市,我想起那些日子。我就来寻找那条街道。其实,也是
在寻找我自己。 
可是,我找不到那条街道了。 
那些建筑物破坏了我的记忆的秩序。那些记忆里的建筑物,被拆除得干干净净。新
的建筑物豪华阔气。这种描述我想就不需要了,只要你到过一座新的城市,你就可
以想象现在的这条街道。你几乎找不到一点儿曾经的证据。有点象一个朴素的村姑
突然间成了阔太太,让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认不得这条街道了。那些原来的店铺是两层小楼,一家挨一家,偶尔散发着糖炒
板栗的香味和江南民歌的旋律。挑着担子卖荸荠的小贩把街道的清晨喊得如江南的
陈年旧梦。那个卖瓜子的小贩,给自己起了一个傻子的名字,这条街道就流溢着傻
子的味道,醇厚。 
可是,这条街道,没了。 
我走在一条新的街道上。这条街道还是原来的名字。不过它还是一条新的街道。我
要寻找的那些地方,只是在这座城市的档案里了。现在,街道上铺设了大理石地板
砖,绿化带点缀着似乎是有些热带情趣的植物,两旁的建筑以体积的庞大和装潢的
豪奢让人觉得自己的渺小。这个地方没有车流,来来往往的人也不是当年的模样。 
我知道,我找不到那条街道,也找不到我自己了。 
 
芜湖的雨 

又一次经历芜湖的雨。 
芜湖的雨是江南的雨。斜斜地细细地瓢的,有些丝竹的韵味。我在芜湖的时候,觉
得它太女性化,全不象北方。北方的雨常集中在夏季,轰轰烈烈,飘飘洒洒,烈性
酒似的。可芜湖呢,芜湖不是这样。 
我好象没感觉到在下雨,可又确实在下雨。 
那时,一朝洒下这些雨水,江南就花红柳绿锦绣一片了。这些感觉,在古人的诗歌
里有着透彻而优美的描写。那些描写,曾经构成我一段时间内的痴迷。现在事过境
迁了,但那些诗歌中的雨和雨中的诗歌,依然容易勾起一种向往,这是自然对人的
一种精神的滋养。我相信自然对人类心性的形成有直接作用的论断,比如这江南的
雨。 
因此,江南的雨,能催生江南的情歌。 
江南是情歌的故乡,是古老的爱情故事的故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
请。是谁,把那么一份纯真凝固在诗歌里,让我在今天,还能从那雨里,感受着一
种心跳。烟雨的江南,是个舞台,在垂直的时间里,有白娘子和苏小小走来,有祝
英台和李香君走来。在这芜湖的雨中,会有谁走来呢?我不知道。 
这是冬天,当是四九吧。北方的村庄的上空,怕是正静静地落着大雪。在那些贫困
的岁月里,寒风吹彻。对于大雪,我有过一次经历,寒冷的大雪冻伤了我的骨头,
我的骨头里,肯定还保留着雪的记忆。在北方,那些树木与河流,只能在这个季节
里编织自己关于春天的梦。北方村庄的冬季,在寒冷中宁静着。 
可今天,芜湖正下着冬天的雨。在芜湖冬季的雨里,我嗅到了一丝春的气息。我这
样写你或许觉得会牙酸。不过,站在镜湖北岸国天宾馆的阳台上,看镜湖边上的车
流和人流,看删繁就简疏落有致的垂柳的枝条在风中的舞蹈,我仿佛听到了春的喧
闹。可今天,芜湖正下着冬天的雨。 
在这样的雨里,我接到一个电话。雨中的声音被雨水滋养过后,甜润亲切温暖,我
知道,是这冬季的电话和雨水,慰籍了我的寂寞的情怀。 
再次感谢芜湖的雨。 

赭山 

距离上课,还有半个小时。我决定去赭山上走一趟。 
拾阶而上,仿佛有琴声袅袅飘来。山顶上坐落着师大的音乐学院,可实际上,这些
琴声,完全是蛰居在记忆里的声音。现在是假期,新建的音乐学院的大楼里,一片
岑寂,只有外边的一片平地上,有三三两两晨练的老人。隔壁是外国语学院,现在
也人迹不见。顺着那条东西路东行,有几户山顶的人家,颇有画意。房子是旧的,
墙壁上苔痕一片,各类杂木在冬季里枝干疏朗,碳笔速写画似的。这儿海拔也不过
80多米,可是还是给人以出尘之感。这与整个江城的气象比较,这毕竟是一些建
筑的陈旧的孑遗,有浓浓的岁月沧桑的意味。 
赭山后山腰上,有一条鹅卵石小路。路两边青枝绿叶,说不尽的清幽,是读书的好
地方。我在这条路上走动过。我决定去寻找一番。可我竟然找不到了。我顺着一条
山路饶到北边然后东行,所见的,除了楼房,还是楼房。三层的小楼里,住着一些
教授们。这教授楼,怕有20多年的历史了,门窗被积年的烟火熏染得有些深意。
我走过它们,在熟悉的路径中想走回过去的日子,但顺着这条路,我走到了一个陌
生的地方。 
这里新建了许多千篇一律的楼房,路面整洁。这是我原来不曾见到的。我怎么找不
回那条鹅卵石小道了?我自己也不知道。 
我该往回走了。

责编:马兰

 
     
 
主 页| 总目录| 作者索引| 投稿| 讨论\留言

橄榄树文学社发行。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Copyright by Olive Tree Literature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web site is maintained by webmaster@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