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树网站
橄榄树文学月刊现场文化网站六香村论坛
橄榄树现 场小蓓给读者的前言
主 页|总目录|作者索引|投 稿|讨论\留言

 
     
 

给读者的前言

 

这完全不是任何一片土地都可能发生的关于个人的经历,我想退出这种外部环境的特指性时,发现很难。但我的本意只想说,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与偶然相遇的一生,与他的环境的相处也是偶然的。
“当一个肉体偶然地产生了,灵魂与之相逢,命运就产生了”。肉体死亡了,灵魂没有了载体,但灵魂仍在。
有人问我,你以为的灵魂是什么?我无法回答他,我只能列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如:当一个丈夫要放纵自己的情欲时,他想忘记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以及深植于我们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让肉体沉浸在欲望的欢愉之中,这时他的心又隐隐地感到不安、罪过和内疚,这种让他感觉到与肉体欢愉相矛盾、相抵触的就是灵魂。
又如:当一个犯人被无情地鞭挞,让他感到疼痛的是肉体的痛觉神经,但能让他感到受辱、为表示勇敢而使他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却是灵魂。
有一位朋友看了这本书稿后对我说,应对命运进行追问而不是认同。而我认为这只有神灵才做得到。
作为被动降临人世的偶在个体来说,这是勉为其难的。那么,谁是神灵?是“我
不知道的一个万能的‘生命’、‘东西’、‘所有没有载体的灵魂群’或是‘祖先集体的思想’”。
不管它是什么,问题是我们应怎样追问?追问之后又怎样?不认同又怎样?能改变当下生在的个体命运吗?
我们生来就要承受生命的沉重。“‘自然人’生存的真实不是理智而是意志,不是谋略而是抗争”。不管是什么,最后,面对命运的强大,我们都只有俯首称臣。

“法律是人类的理念,用以规范私人间的关系”(基斯洛夫斯基)。
法律,对自由生命个体来说,有时候它就是挖在我们客厅里的一个陷阱。粗心大意的人掉进去的机率多些,但一个谨小慎微的人不见得就一定不会掉下去。掉进
了陷阱的人是“倒霉蛋”。那么,站在陷阱外居高临下,俯视这些“倒霉蛋”的人,就有权对他们进行审判吗?
当然有权力审判!因为在审判他们的同时也在审判自己。但居高临下的地位就不一定了。
我的故事都来自于囚徒,每一个人物都有真实的原形。她们已经被释解法律的人判定了,有些也被我判定了,但那不应影响你的判定。
因为释解法律的人和我都可能判定错了。我只想将这些人物介绍给你认识,希望能帮助你得出你的结论和你最后的判决。
这本书讲的都是一些被《布拉格群岛》作者及政治犯所鄙夷的“刑事罪犯”的故事。这种心理优势是否值得炫耀?谁在“引发犯罪”或谁是“同案犯”?她们的生命有无价值?……。这些,还需要你和我一起来确定它。如:双双丈夫对双双的强奸,形成了双双杀人的动机?对死的概念,对生存的无知觉状态,是因双双“出生的艰难”导致的智商问题?还是双双与处在植物状态的双双母亲一样处在植物状态?那么,是“生命的贯性”在犯罪?情爱是存在于人心之中?还是存在于两腿之间?
芳菲和小星是“无常”在犯罪?
芝子和颜芳的故事里什么是“罪”?钱?下达囚禁命令的人是否犯罪?
叨唠的老太婆是丹东与罗伯斯庇尔之间矛盾冲突下断头台上的丹东?
邓红是走入了情爱的困境,由失控的性情主宰了犯罪?
小蔓故事里的被害明民,是对爱的专制及如安娜卡列妮娜般的忧郁症的被害?
珍莉故事里三十几条有着一多半是孩子的无辜生命的死亡,真正的罪人是谁?是历史?是生存的欲望?是无视这种状况的官僚?或不过是小星偶然遇到了生产日的雨天?
黄小调和洋玛丽的罪是由“偶然”所引发?黄小调偶然死了父亲;洋玛丽偶然被生出又偶然遇上母亲原来的情人……。
皇后谢和阿红是“强者为王”这样的生存之道促使她们拿痛苦来取乐?是否有我们这个时代所造成的普遍“家教的误会——溺爱”所引发的犯罪?
桂兰故事里那“生之累、死之轻”的张老汉一家是否是同案犯?
林五夫妻及父母的死亡错位------;邪恶的来源?
花儿是社会公德与生命个体求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引发的不轨?患癫痫病的丈夫及他母亲,在婚前隐瞒病情是否是花儿的“引发罪人”?
是否因人的价值困惑而引发犯罪?
双双和张家媳妇她们一生的意义仅是性工具或生育工具,对于这样的价值的不认同,从而引发悲剧?有多少人的一生是在有带着丰富的生存意义而渡过的?占整个人类的比例是多少?这里有价值的高低、轻重吗?
单个人体存在的意义,对之于漫长的人生,对之于地球,对之于宇宙是怎样的?
对之于地球,人的存在是地球的负担?就如一个细菌对之于人?对之于整个宇宙,人的存在是否是虚无的?人类在感知它时,是自卑的、脆弱的?而宇宙对之于
人类,是否有感知?这样的发问是否会促使人绝望而后犯罪?
身体感觉存在而灵魂感觉消失那是否是皇后谢这样的粉妹们及双双这些人的状态?或仅是灵魂感觉存在而身体感觉消失是否是狱中的芝子、叨唠婆等人的状态?
这些是否会引发消灭肉体的欲念?
芝子消灭了她的肉体。
黄小调消灭了她的灵魂。

就写作本身来说,我无一尊师,自然就不知道怎样离开自己的本来文笔去做更为让读者青睐的努力。其实任何作家都不会放弃获得读者的努力,我也一样。我不自信我的写作,但我却需要写作,需要将我的经历写出来。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从小我就立志当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我已经失败了。现在我只想让自己成为某个也和我一样有生存困惑的人的陪伴,那种能够在对方将话已说完,想要放弃生命的继续时,能够互为对方从容实施“安乐手段”的人。
“我不能释解你的苦楚,不能消除你的不安,无法抱慰你的心碎,但我愿陪伴你。给你讲一个我亲临的故事,也许你的心就会好受些”(刘小枫)。



小蓓 二零零一年四月于上苑村

 
     
 
主 页|总目录|作者索引|投 稿|讨论\留言

橄榄树文学发行。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C)Copyright by Olive Tree Literature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web site is maintained bywebmaster@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