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月刊总目录
本期目录





@2001/01

揭春雨
我们的编辑是怎样工作的?

  起初,《橄榄树》是一个利用电子媒介作为载体的同仁刊物,随着这几年网上写作力量的兴起和融合,大概是因为跑在信息时代比较靠前的位置,有点近月楼台,加上天时地利人和,便逐渐发展成为目前这个样子,成为综合性文学杂志,无论是它的作者群,还是它的读者群,其规模和水准,都很是值得我们引以为傲的。网上文学,尤其是像《橄榄树》这等规模和档次的“非牟利”“纯”文学刊物,毕竟是近年来的新鲜事,有越来越多的人阅读它、喜欢它,从而关心它、支持它,也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和写作者,对其内部的工作方式感兴趣,甚至有人多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的意思:那么多有大财团支撑的网站、网股公司都纷纷感到前景不妙,岌岌可危,甚至自身难保,这个很是没有什么财政能力的文学网站,何以一直屹立不倒,而且似乎越来越火?其实,橄榄树不是独一无二的纯文学网站。这样的网址如今已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橄榄树不过是稍稍跑在前头一点,如此而已。它的良好现状,以及良好的前景,跟它的良好的内部工作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我准备利用一系列的编者短语,来详细介绍橄榄树的内部运作情况。

  这里,我首先介绍一下我们编辑部内部的工作流程,让我们的读者,以及感兴趣的写作者,了解一下我们的编辑是怎样工作的。

  首先,我们的编辑是在八小时之外业余地、同时也是无偿地工作的。以业余方式进行专业性的工作,其敬业精神值得敬佩。这种业余方式,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方面,是它不依赖于文学之外的任何外在因素而存活,从而提供一个天然的基础,来抵御非文学因素的干扰以至入侵,尤其是纷乱的政治因素和唯利是图的商业因素的影响,从而守得住文学艺术的基本尊严。在这个连个人尊严都可以商业化的时代,社会普遍商业化的无所不在的而且是潜移默化的腐蚀,甚至比蛮横的政治更加可怕,而守住尊严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尊严,不是说文学作品不可以成为商品,不可以买卖,而是说,文学艺术首先得成为艺术,文学作品首先得成为作品,而不是挂羊头卖狗肉,标上文学的标签去售卖文字水货甚至垃圾,去骗人钱财,浪费读者的时间,谋财害命,或者,为了一点名利钱财而放弃尊严,去批量生产一些“文学”产品,或者沦落为在政治或者商业强权屁股后面摇尾巴的乖乖小狗。更要紧的,不是为尊严而尊严,而是一旦丢失尊严,这文学必然会被毁掉。

  在此意义上,我们是为了文学的一脉香火而退守它的尊严,退守它的基本尊严的底线。在此意义上,尊严意味着拯救的可能,虽然拯救这个词读来似乎有点吓人。其实,拯救,其基本要义,是别让它死,让它继续存活,存活下去。在此之上的那些糊弄人的架式、面具和腔腔调调,大可不必理会。那么,难道我们的文学真的沦落到如此田地了吗?我们应该对自己真诚一点,无需任何夸张,如实回答:是的。不少有识之士都认同,在科技和物质空前强大和丰富的今天,艺术和心灵,都面临空前的困局。而文学,在政治和商业双管齐下的境况,它的呼吸道似乎越来越窄。我们似乎必须守住这条越来越窄的咽喉。

  业余方式工作的短处,是工作人员的能量有限。八小时工作,对人的消耗,无论体力还是心智上的消耗,都是很大的。这大概可以关联到为什么圣经的作者要借上帝的嘴巴来规定人类每七个工作日里得有一个安息日:除了宗教的原因,这位高明的作者似乎很清楚人的身心消耗能够去到一个什么程度。而我们,大概是一群妄想在这一限度之上多制作一些劳动果实出来的人。如果利用业余时间单单从事自己的写作事业,那无疑还是相当可能的,成千上万的写作者就是这样彳亍前行的。但同时也得做编辑,从约稿、阅稿、审稿到校对、制作、发行等,如此劳作一番,以维持一个有相当规模的文学杂志的常规运转,那就比较困难了。没有足够的人手,尤其是核心骨干人手,很难吃得消。所以,实在困难;但贵在坚持。

  这里,让我们长话短说,回来扼要介绍一下我们编辑人员的审稿工作过程。审稿,是大部分编辑,志愿编辑的主要工作,也是不少投稿者特别关心的。首先,我们的编辑自己按照自己的艺术兴趣和专长,给自己归一归类,有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翻译等等。每一类,有一个稍为有经验一点的召集人,即栏目编辑,来张罗、主持。这个召集人主要不是由主编任命下来的,而是在长期工作当中慢慢形成的:谁干的活儿多,可信赖,自然就出来领头了。这,大概是一种生态吧。如果最领头的那位脱不开身来干活,下一位就顶上来。召集人,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定位,你觉得自己有能力、有意愿去做,那就去做了。编辑部里的人,都得自己定位,得自己去找自己的工作。这里,基本不是“有了一个位置,请你来做”这种概念。而所谓任命,其实,就是抓夫而不是聘请,基本是顺水推舟而已。这里,有一个松散然而又有条不紊的工作结构在里头。当然,如果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管理,我们的工作效率也许会提高一些。但是,对于志愿者来说,最后的管理者,大概是他们自己的个人意愿。

  我们的编辑工作也有其基本游戏规则。这规则是长期慢慢形成的,最基本的一条是,每位编辑都有同等的审选稿件的权力。当然,能者多劳。从这里,也延伸出一些工作惯例,例如,任何一位编辑,甚至主编,都不否决其他编辑的选稿决定。这一规则,以及由此延伸的惯例,其最大的好处,是保障艺术取向的多元性。多年来,据我们的经验,它行之有效。如果有的选稿某一位编辑认为不够好,他唯一可做的,是去说服选稿者放弃。如果对方坚持,那么,他唯有自己放弃。这,大概是一种工作上的“民主”制度。看来很是美好,而且行之有效;但其实也有大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艺术标准从来是绝对的,没有什么民主可言。一件不够好的作品,不会因为很多人投票说它好,它就变得更好;一部杰出的、超一流的作品,也不会因为没人投票给它而变得不好。艺术上,从来曲高和寡。坦白一点说:普罗大众的艺术审美能力是普遍偏低的。这一事实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所有的时代都有那么多通俗、低俗以至庸俗的流行文艺,总在大行其是,例如,我们那些夜复一夜的电视连续剧。我这样说,不是否定通俗文艺,它有存在的必要,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正是这些通俗文艺垫起高雅的艺术。这也可以归纳为金字塔原理:站在顶部的人,从来是少数;而在中低层的,是绝对的大多数。数一数多少人听钢琴,多少人弹,多少人弹萧邦,就明白了。这一原理也适用于我们编辑部内部:有的编辑的艺术审美上的判断能力强一些、全面些、可靠些;而有的,稍为缺乏自信一些,但也在努力工作,交流,形成良好的支持。

  那么,我们怎么平衡这工作上的“民主”和艺术的绝对性呢?其实,想人为地做点什么去平衡它,可能性不大。最重要的,是适当的谦卑和互相尊重。都说文人相轻,似乎是说文人们的品性不好。但很少人解释为什么文人会相轻。其实,文人相轻与其说是人的品性问题,不如说是艺术取向所至。古人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艺术上也是如此,取向不同的人,不会相互看重。而谦卑的态度,让人明白一点,艺术质量的标准固然是绝对的,但每一个个人对艺术质量的判断,不是绝对,甚至未必总是那么正确,而且,每一个时代,艺术取向都有所不同。即是,真理不总是跟你同姓。所以,互相尊重和怜惜,显得尤其可贵,尤其是在文学艺术的一脉香火面前。在这一点上,橄榄树编辑部的成员,他们的谦卑品德和互相尊重的习惯,实在让我引以为荣。

  那么,我们的编辑们到底是怎样具体选稿的呢?首先,稿子非常多,多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稿子的质量也很参差,泥沙俱下。编辑的责任是挑选出上好质量的稿件。对于《现场》,我们把握的标准比较宽泛一点,只要有一位而且仅仅一位编辑认为一篇稿子读了之后有所收获,不算浪费时间,从而发出来也不会浪费读者的时间,他就把它从来稿的河流里捞上来,发在《现场》。

  月刊的要求严格一些。一般是有一位编辑被一份稿子的艺术造诣很是感动了一下,才会把它推荐给月刊的栏目编辑。可以想像这样一幅图画:一条稿源河流的两岸,站着十几位橄榄树编辑,手持带钩的长杆,那是他们的眼光,一看见好稿子流下来,就一杆子把它捞起来,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这样的工作程序,漏网之鱼的好稿子应该很少,因为好稿子总是令他们贪婪的眼珠子发光。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打保票,会不会有过一件貌不惊人的惊世巨著曾经被我们漏掉。坦白地说,我们目前的水准是这样,我们只能在此水准上工作,尽力而为,逐渐提高。如果真的有什么伟大作品被漏掉了,我们也大可不必抱恨终身,因为,如果真是巨著,即是我们不幸错过了它,也总有一些更幸运的有识之士不错过它。巨著的作者,也应该抱此信念。另外,也必须坦白地告诉我们的读者和许多投稿者,被钩起来的作品,是极少数。大部分稿件,而且是绝大部分的稿件,在编辑们的杆子底下流了过去。我们是这样想的,一份稿子,如果十几位编辑都没有一位去捞它上来,那么,应该有理由相信,它是应该流过去的。

(2001.02.31)■


▲ 回本页首
● 返回主页

橄榄树文学社发行。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 Copyright by Olive Tree Literature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web site is maintained by webmaster@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