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克简介
桑克,1967年9月7日生于黑龙江省密山市8511农场一个农场工人家庭。父亲 所受的教育是私塾,他从事过许多职业,如织布匠、矿工、军人、菜农等。母亲虽然是家庭 妇女,没有受过任何教育,但因世代书香门第,她给了桑克最初的关于诗歌的教育,她的歌 谣中常常有这样的诗句:“春宵一刻值千金”或者是“花有清香月有荫”。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做语文教师的三哥李树吉,他当时从事古典诗歌形式的诗歌写作,这对桑克选择诗歌写作作为自己终身的道路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桑克1980年开始正式的诗歌写作,写作的形式当然是模仿古典诗歌的体式,内容都是关于自然、乡村、农事的,最初的练习集也是沿用三哥的自选诗集的名字——《尝试集》,在此之前他还写过和诗歌有远亲关系的儿歌。
1982年,桑克开始现代汉语诗歌写作,这和他大量地阅读普希金、雪莱、歌德、莱蒙托夫和泰戈尔的诗歌译本以及徐志摩、朱湘和早年的艾青作品有关。在他的中学时代快要结束的时候,他获得了一次全国中学生诗歌比赛的奖,这对他选择他的大学专业和继续写诗起了积极的作用。
1985年9月,桑克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开始正式发表诗歌作品。这个时候他开始阅读埃兹拉·庞德的意象派作品以及法国现代诗歌,开始阅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以及尤金·奥尼尔的《天边外》。此后,他搜集、抄录、阅读了大量的西方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以及东方文学中的某些诗歌部分。他担任过一段时间太阳风诗社社长工作,并和伊沙、徐江、侯马、朱枫、钟品、黄祖民、冰马、蓝柯、马朝阳、张海峰等诗歌写作者形成了一个小型的探讨诗歌写作的团体,这个团体后来被有些人称为北师大“八九一代”(他们大多毕业于1989年)。他这时开始研究宗教问题,涉及佛教、基督教等(后来开始涉及道教、摩尼教以及新教等)。对当代哲学和当代思想潮流,他也显示了浓厚的兴趣。他的阅读范围极广,既有戏曲、人类学、美术,又有现代实验科学等等。1988年,他自认他的诗歌道路已经形成:沉静而深刻的诗歌道路。
1989年7月,他被分配到长春地质学院任教,短暂停留后重赴北京,开始了极为艰苦的日常生活和写作生活。他做过许多职业,以维持基本的生存。他以他的真诚赢得了西渡、戈麦的不同寻常的友谊,并得以与臧棣、清平等结识,他们对他的一些观念产生了一些较为重要的影响。一度他的日常生活陷入严重的危机。1991年戈麦辞世使他陷入悲痛的同时也使他从生活的危机中解脱出来。为了回避北京的生活,他回到家乡的省会哈尔滨找到了一份报纸编辑的工作。不管怎样,他的诗歌写作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他常说,诗歌不让我觉得苦,只让我快乐;我不喜欢坚持或者挺住这样的说法,因为我对诗歌只是热爱。因为热爱,以致诗歌写作已经成了他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他写过短篇小说《九月四日》、《正午的恐怖》等,散文《黑暗中的心脏》、《挽歌与幻象》、《我的小丑剧场,我的伤心国王》等,翻译过奥登《石灰石赞》、拉金《床上谈话》等欧美诗歌作品,写过诗歌评论《对六部诗集的随意阅读与刻意批评》等以及艺术评论《新潮美术》等。他的诗歌作品散见于国内外报刊及30余种作品集中。自印诗集有:《午夜的雪》(1987);《无法标题》(1988,与人合作);《泪水》(1990);《诗十五首》(1997)。曾获第一届台湾新陆小诗奖、1997年度刘丽安诗歌奖等奖项。
桑克常对自己说,我必须相信。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可以相信的话,我相信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