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恒山·
书 的 出 版
又要谈到书。出版社炮制了大量的成人的以及未成年人的书,每年都在十万种以上,这么多品种的书摊到每个人的头上也就是万分之一,因此,中国的图书市场潜力仍是相当巨大的。虽然占大多数的农村家庭不买书,但不买的基本上是成人用书,至于少儿用书还是不能缺少的,至少有孩子的家庭当他上学时所购买的教材及教辅用书为数就较为可观,加上有些家庭望子成龙,即使在农村也还得给子女买些课外学习的读物,因此,这样算起来,农村的购买量虽然远较城市的少,但也不是可以少到忽略不计的程度。近年来,科技用书,农村为了发家致富,有文化的农民往往购买一些科技方面的读物,更加增长了购书的比率,将农村的成人书和未成年人书总数加起来,分别摊入人口总数,大约一人一册恐怕不应成为太大问题。如果是这样,那么十二亿人口至少就可以有十二亿册书的市场,平均一人一册,十万个品种,平均一个品种能摊到一万二千册,这是最保守的数字了。事实上城市人口购买的图书绝对平均每人都在一册以上,这样的话,平均一个品种摊到二万册似乎是不成问题的。从表面来看,中国的图书市场似乎很可乐观,一般出版社的日子也应该很好过,因为有二万册的印数,则无论哪一个出版社都可赚取较好的利润,即使每册图书印数只在一万,也足可使出版社运转而有余。然而,为什么有一部分出版社步履仍十分艰难呢?特别是以出版成人书为范围的出版社往往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即使处在出版业如此的垄断阶段仍有覆顶的危险,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的呢?是否上面的分析不准确,得出的结论有较大出入?上面的分析应当说大致不会离题太远,我没有权威部门的数字统计,只不过作了一下大略的估计,城市人口年平均每人购书量当在两册至三册以上,这样的话即使农村购书数量比率是一比二,即两个人中只购买一册书,也可占到近四亿册,四亿册加上城市购买量的十亿册,甚至更多,统计起来,整个中国的图书年购买量当在十四亿册以上,而中国的出版社总数只在近五百余家,五百余家分摊十四亿册印数,平均可以摊到二百八十万册,足以维持出版社生存而有余。而竟至于有些出版社难以为继,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而实际平均印数总量当不在这个数字以下。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面?其实,冷静分析一下,是不难找出原因的。中国图书市场固然很大,但这都只是笼统的,表面的现象,内里的情况则是这么庞大的印数当中,为未成年人购买的占三分之二以上,真正从市场上认购的图书总数当在三分之一以下,即是说教材及教辅用书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一般成人书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小,甚至有时到不成比例的程度,将以上十四亿册印数按这个比例分摊一下,那么少儿包括婴幼儿读物当分去份额九亿册,其余的份额占五亿册左右为成人书,而每个省市的出版社当中只有两家出版社(约数)是出少儿、婴幼儿图书的即教育出版社和少儿出版社,除此两家之外,其余的出版社都要去抢占这个五亿册的市场份额,因此,竞争之激烈就在可预见之中。就拿江苏的出版社来说,全省有十五家出版社,除去两家,还有十三家出版社,少儿及教育两家在总数中的比例为2比15,有十五分之十三的出版社是要在成人书中寻生活的。这样算去,全国的出版社中至少有三百三四十家要去抢这个五亿册的份额,平均分摊一下,每个出版社的图书市场份额只有一百五十万册左右,一百五十万册所获得的利润,当然可以勉强维持小的出版社的生存,但对于大的出版社来说就嫌不够了。而何况有的出版社因为经营不得法,图书选题方向不对,导致利润下降,甚至负债经营,因此,就完全可以理解出版界有些出版社步履艰难的处境了。可见中国的出版界也并非形势一片大好,如果一旦由垄断走向市场经济,那么国营的出版社所面临的处境将更加恶劣。
成人书市场的竞争如此激烈,有什么办法可以纾解这种局面?我以为是有的,那就是出版者的眼光和学问是否具备了竞争的条件,如此具备了,则将来自然就处于不败的地位,否则,仍出之以颟顸的策略,则将来为群龙混战的图书市场所淹没是在意料之中的。
(1998.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