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嵘·
青 城 幽 境
青城山之行已是三年前的事了,想起来却总是那般魂牵梦绕,以致于不得不 将感受泄之笔端,一吐为快。写下标题的时候,一股莫名的清凉沁入心脾,渐渐 地浮现出青城山的轮廓,确切地说是山前那一汪碧水:月城湖。“青城天下幽,峨嵋天下秀”。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便涌出一片向往,那该 是怎样一处幽静之地呢?刚刚走进山门的时候就已折服于满眼的苍翠了。抬眼望 去是醒目的“西蜀第一名山”。青城山的山门不象别处的雕梁画栋、飞金流灿或 是破败斑剥,它是竹木结构的,自然古朴,略事雕琢;一层青苔静静地附在上面, 散发着山色的清灵,宛如这青山的一部份,清秀和谐。过了山门,左旋右转就来 到了月城湖边,上山游览是要先摆渡到湖对岸的。趁着等船的空闲,信步穿行于 岸边的长廊之中。长廊紧靠湖畔,有点儿象北京颐和园里的那个长廊,最有意思 的是石栏上刻的弥勒佛像了。每一个栏柱之上一尊半尺来高的、形态各异的石像, 让人想起芦沟桥上的狮子。青城山是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点缀在这儿的笑脸弥勒 却也很自然,一派佛道合一的从容自在。即便是在法相森严的寺庙古刹,大肚笑 颜的弥勒菩萨也会让香客心头一松,庄谐共俱的。
月城湖水清波泛翠,浸润着青山的绿色。名字也是如此贴切,不免会去想像 它在月下的倩影。月色的阴柔总会在心底投下一抹静谧。记得在小学课本中读到 李白的第一首诗便是那琅琅上口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 头思故乡。”当满篇的“东方红,太阳升”令人欣动之余,这首《静夜思》真的 象一剂清凉散,而李白眼中的那轮明月便从此伴随着我去思索,去体味。古今共 此一明月,一月高悬印千江。
乘着一叶扁舟荡向对岸的时候,人渐渐地投入到青山的倒影之中,这摆渡更 象是心灵上的过渡,缓缓地体会着,贴近着。湖心矗立着的一座小亭也更清晰了。 因为春季水浅,亭下三根支柱挺出湖面,湖心亭小巧玲珑,看上去只能容纳一两 人,如同一只鹤亭亭玉立于湖中。
画舫似的渡船不一会儿就到了对岸。下得船来,拾级而上,这才算真正走上 了青城山。山势不太高峻,山道崎岖蜿蜒,通幽穿翠。五月的天,已渐渐热了起 来,太阳照着让人觉得燥热。可一旦进了山中,一股清凉迎面而来,太阳也不知 躲到何处去了,只是散下了些稀疏的踪影。在阴影中行进着,明白了如何是“如 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了。树干上,岩石上,山道上,处处是幽绿的青苔。我 以为青苔是湿滑的,手触上去才知道干干的,并无多少水份,全然不象海边礁石 上的绿苔。透过树丛偶尔能瞧见几座草房竹屋,想必是山里人的居所,能天天呼 吸这满山的绿意,该是件惬意的事儿。
石阶渐渐陡起来,擦肩而过的游客也喘起粗气来,向上登去便是上清宫了。 青城山是道教名山胜境中的第五大洞天。自古以来,道士们择山修行,建宫立观, 形成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以及十洲三岛等一系列岳渎圣地。 道教认为天有三十六,分为大罗天,三清境有三重天,四梵三界三十二重天,各 天俱有神仙统领,其中最崇高的神是玉清元始天尊住清微天之玉清宫,上清灵宝 天尊住禹余天之上清宫,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则无世不在,无世不存,统称 为“三清”。人入山修道,“老而不死曰仙”。仙又有人仙、地仙、天仙和神仙, 依“仙品”而分级,居住于洞天福地之中,世上共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 七十二福地等仙境。青城山上的上清宫便供奉着灵宝天尊,每年夏至日灵宝天尊 圣诞还要举行隆重的斋醮。
青城山的上清宫建制宏伟,巍然居于盘阶之上。由山下投足,举步维艰地登 上高阶,再抬头仰望宫门上的门楹镌字,一种肃然即油然而生了,果然愈仰之则 弥高。跨过高高的门槛步入宫中,古木参天,碑刻林立,来往中几位鹤发清秀的 道人,很快就将因登山而砰然的心平了下来。抬首向门上的藻井望去,深深嵌入 的藻井被建成亭阁样式并悬匾上书“别有洞天”四字,匠心独运,使人一下悟
到:这儿就是世外洞天了。上清宫是道教天师道的支脉,宫中的香火并不象别处 丛林热火朝天,只是幽幽地随着山风鼓荡而轻轻摇曳着,缭绕着,和着那青瓦白 壁,发散着一种质朴的超然。供奉的太上老君也垂眉慈目,一片安详。太上老君 即是道教传说中老子仙化而成的。
想到老子,思绪即刻上溯至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老子与孔子都是同一时 代的人。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他要比孔子年长二十几岁,《史记》中曾记 载孔子去向他问礼求教。而那时的老子正担任着周朝的守藏史,也就是专职收管 周天子的经书典籍,类似于今天国家图书馆的主任一职。书籍在那时是特权的象 征,普通平民是难以一睹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想象得出老子悠然翻阅那一 卷卷竹简木牍的踌躇。其学识的渊博让孔子也十分敬仰。于是孔子特意赶去求教, 那时老子已五十开外了,发苍苍而齿摇摇。他并没有象师爷一般侃侃而谈,只是 张开嘴让孔子仔细瞧了瞧他那仅存的几颗牙齿,又指了指自己的舌头,一副无可 奉告的样子。这哑谜在今天看来与释迦的“拈花微笑”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无 愧其为孔子,他立刻明白了老子的教诲,没有再多问什么就回去了。事后他向弟 子称赞老子“其犹龙乎”?在他心目中老子是高深莫测的。老子的安宁自处并未 多久,很快周朝就衰败了。一个王姓小人乘乱把周朝的典籍作为见面礼偷到了楚 国。书即不存,守藏史也就干不下去了,老子下岗了。离职的老子骑上他仅有的 一头青牛向西边的函谷关走去,他要到流沙国,永远离开那颠沛纷乱的中原。一 位年迈的老者,一头虚弱的青牛,一片苍茫的荒原,这孤寂与苦涩,便是在两千 年后品味也依然会让人心碎。“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老子到了函谷关,他要出关西去。这时,一个叫尹喜的关令拦住了他,这一 摆手,才使后人有幸读到老子的五千文,即是后世流传的《道德经》。尹喜知道 这老者非同凡人,他要让老子“强为吾著书”。迫于无奈的老子只得盘桓下来, 将自己的感慨写成五千字的文著,换取尹喜的放行。老子毕竟出关绝尘而去,司 马迁也只写了“不知所终”四字,一如孔子的评语,神龙见首不见尾。时光流逝, 转眼到了东汉,一个叫张道陵的人自称在蜀地遇上天传道书于他,自创道教,立 老子为太上老君,于是老子就莫名其妙地成了道教的教主了。老子有知,也只得 又一次无奈了。张道陵被封为天师,并世代袭承,今天在江西龙虎山还有当年的 天师府,其教派又称为天师道,至南北朝时分裂为南北天师道两派,随后衰微不 振。宋末元初,山东牟平一个叫王重阳的道人创立了道教全真道,融合儒、释、 道三派合一以兼容并蓄。其弟子邱处机被成吉思汗封为真人国师,于是全真教声 名鹊起,统领天下道教。这时,南北天师道又复合一,改庭称作正一教,与兴于 北方的全真教分庭抗礼。正一教主张“传俗不传道”,教法正传与俗家道人,其 道士可以结婚生子;全真教则“传道不传俗”!正法仅授出家道士,且终身不娶。
青城山上清宫既受承于天师道,其氛围也更近俗众。绕过正殿后,宗教性的 重荷不在了,感觉更象是一处四川民居的后院。殿后有一处角门虚掩着,左右楹 联写着河声岳色精神在,虎仆龙宾左右偕”。这是什么地方呢?好奇心迫着我推 门而入,原来又是一个院落。天井处是一个水池,池水碧绿,石栏四围,而石栏 上与四面墙壁上都挂着一幅幅山水国画,池边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在静静地读书。 相问之下才知道是四川美院在这儿设的画展,而池水后面的厢房就是当年张大千 隐居作画的地方。尽管院外游人穿行,这儿却人迹罕至,只有池水依依,绿荫漫 拢。明人洪应明的语录可以作这儿的诠解,“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 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香 火的气味一丝丝随风飘至,静静地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殿角生微凉”,这诗 句在这里才有更切实的体会。我仔细地又端详了一下这个小院,悄悄地退了出去, 而此情此景却永远地化作了心底的一片绿荫。
一队游人相互呼唤着穿过后殿向山后行去。我收住了脚步,转身向来时的路 走去。没有必要再向前了,青城山的精魂已收入了那座小院。想起了老子的话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999.6.9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