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樹網站
橄欖樹文學月刊現場文化網站六香村論壇
橄欖樹現 場個人專欄
主 頁|總目錄|作者索引|投 稿|討論\留言

 
 

從"石"的孤絕到"蟬鳴"的和諧
──洛夫前後期詩歌意象指歸淺談

針兒

 
 

台灣詩人洛夫被稱為台灣現代詩的重鎮,洛夫多方面的創作實績,特別是詩歌藝術手法的嘗試,詩歌內蘊的不斷轉變,証明這個美譽是實至名歸的。洛夫以清新溫婉的《靈河》在詩壇嶄露頭角;以晦澀沉痛的《石室之死亡》引起眾說紛紜;到了《魔歌》,洛夫的整個詩觀又發生了蛻變,從"超現實主義"轉變為"回歸傳統,擁抱現代"。值得一提的是,洛夫的兩篇著名詩論《詩人之鏡》、《我的詩觀與詩法》,是作為洛夫最重要的兩部詩集《石室之死亡》與《魔歌》的"自序"出現的,寫作時間相隔十年,代表洛夫詩歌自覺意識的兩個時代。本文擬就兩篇詩論為理論導向,從洛夫詩歌中多次出現的兩個意象"石"與"蟬鳴"出發,簡析洛夫的詩觀及詩歌實踐的轉變。
洛夫自言,《石室之死亡》是"整個生命的裸裎,其聲發自被傷害的內部,淒厲而昂揚",當時他的信念與態度是,"攬鏡自照,我們所見到的不是現代人的影像,而是現代人殘酷的命運,寫詩即是對付這殘酷命運的一種報復手段。"於是,他的詩"也就成了在生與死,愛與恨,獲得與失落之間的猶疑不安中擠迫出來的一聲孤絕的吶喊"。在《詩人之鏡》中,洛夫張揚存在主義哲學和超現實主義創作手法,他認為當時中國現代詩的發展,大致上可歸納為兩個傾向:一為"涉世文學"之發展,二為純粹性之追求,"前者與存在主義思想有根本上的淵源,後者則是超現實主義必然產生的歸向"。洛夫認為反傳統的積極意義在於"創造精神之建立",而"存在主義與超現實主義乃是構成現代文學藝術真貌之兩大基本因素,只是前者偏重於精神之啟發,後者著重技巧之創新",正是以存在主義的"虛無",超現實主義的"以心眼去透視"為歸依,洛夫通過《石室之死亡》展開了現代主義詩歌創作實踐。
"石"是《石室之死亡》中一個很重要的意象:"我以目光掃過那座石壁/上面即鑿成兩道血槽""假如真有一顆麥子在磐石中哭泣/而且又為某一動作,或某一手勢所捏碎/我便會有一次被人咀嚼的經驗""首次出現於此一啞然的石室/我是多麼不信任這一片燃燒後的寧靜"……"石,是'初生之黑',也是原始的死,以及宇宙--生命終古的禁錮"。但正如台灣詩人葉維廉裡所說的:"這種死的誘惑不是頹廢、虛無或病態,而是在文化虛位進入絕境的痛楚中的一種背面的欲求,亦即是帶著死而後生的準備而進入生之煉獄。"在《石室之死亡》中,以禁錮者的僵硬姿態出現的"石",冷然地掃視一切,恆遠存在,對生命漠不關心。而詩人則以"鑿成""血槽"、"哭泣"、"不信任"等富於能動性的心理動作,代表生命對死亡("石")絕望的反叛。
"蟬鳴",則以活生生的生命律動對抗著"死"。但這生命力的象征,在《石室之死亡》中也不過是久遠的虛無的回憶罷了,對死亡還是無能為力:"我的面容展開如一株樹,樹在火中成長/一切靜止,唯眸子在眼瞼後面移動/移向許多人都怕談及的方向/而我確是那株被鋸斷的苦梨/在年輪上,你仍可聽清楚風聲、蟬聲"。
"猶疑不安中擠迫出來的一聲孤絕的吶喊"是《石室之死亡》本真的緣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經過深切思考,十年後,洛夫轉變了。在《我的詩觀與詩法》中,洛夫擴展了他在《詩人之鏡》中僅僅作為西學對比載體的禪學的"與物同quot;思想:"近年來我的詩觀竟有了極大的改變,最顯著的一點,即認為作為一種探討生命奧義的詩,其力量並非純然源於自我的內在,它該是出於多層次,多方向的結合……換言之,詩人不但要走向內心,探入生命的底層,同時也須敞開心窗,使觸覺探向外界的現實,而求得主體與客體的融合。"這種融合最直接的考慮便是通過"與物同一"達到禪宗的和諧之美。詩人觀念的轉變,表現在詩歌上,首先便是意象內蘊的轉變。
在《魔歌》中,同樣寫及"石"與"蟬鳴",小詩《金龍禪寺》就很突出地表現出與《石室之死亡》中冷然的石,逝去的蟬聲所不同的特質,整首詩舒緩流轉,充滿山野的仙氣:

晚鐘
是遊客下山的小路
羊齒植物
沿著白色的石階
一路嚼了下去

如果此處降雪
而只見
一只驚起的灰蟬
把山中的燈火
一盞盞地
點燃

洛夫在散文《山靈呼喚》中寫到這首詩的創作背景:"金龍禪寺的燈光一亮,所有的蟬聲突然停止,我才從迷惘中醒來。這時我恍然大悟,那萬蟬奇鳴中最令人感到親切的聲音,不就是傳說中的,而我一直渴望聽到的山靈的呼喚嗎?"這段話表明洛夫受到大自然的感染後,心靈是如何的純淨澄明,在這首詩內,"蟬鳴"、"石階"、詩人,都是天籟的一部分,與自然融為一體了。
《魔歌》中其它詩歌裡的"石"意象,也都具有一定積極意義:"我迷於神話中的那只手,被推上山頂而後滾下/被砸碎為最初的粉末"(《巨石之變》),"激流中,詩句堅如卵石/真實的事物在形式中隱伏/你用雕刀/說出萬物的位置"(《詩人的墓志銘》),"峰頂上的那塊石頭/誰蹲在上面並不要緊/問題是:/誰是那被雕著的/空白"(《清苦十三峰》)……這些詩歌的內蘊,與《石室之死亡》中孤絕的存在顯然很不一樣。

在一滴水中我們可以看見整個太陽光的反射,洛夫詩歌從"石"的孤絕走向"蟬鳴"的和諧,可以証明從《石室之死亡》到《魔歌》,洛夫經歷了由"超現實主義"向"回歸傳統,擁抱現quot;的轉變。

九九年十一月

洛夫《我的詩觀與詩法》,選自《詩魔之歌》,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
洛夫《詩人之鏡》,選自《詩魔之歌》,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
任洪淵《洛夫的詩與現代創世紀的悲劇》,選自《詩魔之歌》,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
葉維廉《洛夫論》,轉引自人大書報資料中心《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5年第5期,劉紅林《台灣現代派詩歌獨特的文化內涵》
洛夫《山靈呼喚》,選自《一朵午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版

 
     
 
主 頁|總目錄|作者索引|投 稿|討論\留言

橄欖樹文學發行。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印。
(C)Copyright by Olive Tree Literature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web site is maintained bywebmaster@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