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樹網站
橄欖樹文學月刊現場文化網站六香村論壇
橄欖樹月刊本期詩人
主 頁|總目錄|作者索引|投 稿|討論\留言

 
     
  西敏〔注1〕

在商品中散步
--《笨拙的手指》的讀後感


1:楊克的風趣

  作為一名外國讀者,我在閱讀中國文學作品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會聯想到一些相似的外文力作。最近我饒有興趣地讀完了一本楊克去年出版的新詩集《笨拙的手指》。在這本現代主義的自由體新詩集中,楊克向我們展示了一種既巧妙又幽默的文學風格。這種獨特的文學風格與英國17世紀以多恩為代表的玄學派詩歌風格遙相呼應,它們兩者之間最突出的共同點就是作者大膽地借用簡單而新穎的核心觀點來連接看似毫不相關的事物以形成充滿個性的詩篇:

  “火車提前開走/少女提前成熟/插在生日蛋糕上的臘燭/提前吹滅/馬路上晨跑的寫實作家/在本來無車的時刻/被頭班車撞死理解了/黑色幽默和荒誕派”(《夏時制》)

  在這本以商品經濟為背景的詩集當中,楊克運用別出心裁的詩歌創作手法,大膽地羅列了現代生活當中各個不同側面的生活場景並加以巧妙的藝術聯想與夸張,以體現現代商品經濟大潮對人們生活節奏和思想觀念的猛烈沖擊,達到了引人深思的藝術效果。

2:楊克詩歌的特點:內容方面

  就其題材內容方面而言,楊克的詩歌對當代中國商品經濟的迅猛發展做出了廣泛積極的響應與探索。和別的詩人不同的是,楊克並不反對商品經濟在中國的高速發展,相反他對人們深受物質文化影響的日常生活和行為觀念採取了一種高度肯定的態度:

  “進入廣場的都是些慵散平和的人/沒大出息的人,像我一樣/生活愜意或者囊中羞澀/但他(她)的到來不是被動的/渴望與欲念朝著具體的指向/他們眼睛盯著的全是實在的東西/哪怕挑選一枚發夾,也注意細節”(《天河城廣場》)

  在我的印象當中,《笨拙的手指》所塑造的世界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世界,在這個世界當中每個人都沉浸於他們各自的平凡而又有樂趣的生活瑣事當中。那熙熙攘攘的普通的購物人群是楊克筆下的創作焦點,在《在商品中散步》一文中楊克甚至把消費經濟的大趨向描寫成為當代中國人的一種新式宗教:

  “現代伊甸園拜物的/神殿我願望的安慰之所/聆聽福音感謝生活的賜予/我的道路是必由的道路/我由此返回物質回到人類的根/從另外一個意義上重新進入人生/懷著虔誠和敬畏祈禱/為新世紀加冕/黃金的雨水中靈魂再度受洗”

  雖然這種對當代生活的描述略帶反諷的筆調,但是作為一個90年代的詩人,楊克還是致力於把這種90年代人的特有的思想行為和精神面貌真實而又充份地表現出來。不用說,這種行為和精神是一種非常復雜的,捉摸不定的,稍迅即失的東西,因此不得不借用一種特有的詩歌語言來加以藝術表達:

  “布的氣味,化妝品和真皮的氣味/隱秘的、滿足的幸福/感覺中有一只偉大的手/推動歷史,改變我們與生俱來的嗜好/商品的証明。現代文明的証明/人生在世,感恩/鐵。石油。和水泥的優良秉質/暗香在內心浮動/工業的玫瑰,我深深熱愛/又不為所惑”(《時裝模特和流行主題》)

  楊克創作中的另外一些“流行主題”還包括摩天大樓、波音777的飛行器、情人節的音樂會、汽車旅館、穿黑色低胸裙的婦女等等,這些作品都從不同的側面準確而又及時地捕捉90年代中國人的時代生活特徵。與此相關的是,楊克還對當代傳播媒介的描述懷有極大的興趣。為了強調他的詩歌創作與時代的同步性,楊克的作品常常取材於當今世界的傳媒大人物,尤其是那些全球聞名遐邇的人物,比如英國王妃戴安娜、時裝模特辛迪克勞馥,足球天才馬拉多納、阿爾巴尼亞濟世者德蘭修女,好萊塢女演員莎朗斯通等等。此外,可以說這些像繞口令似的外國名人名字在楊克作品中的出現不僅僅表露了作者相當自覺的時代立場,而且進一步地體現了作者所採取的全球文化式的創造意識,並且在更深刻的意義上可以說,這種文學策略還涉及到另外一些極為重要的問題,比如東方文化的西方化以及當代中國文化的多元化現象等等。這些與文化交流有關的問題在楊克的《1999年12月31日23點59分59秒》中有精彩而又明顯的體現:

  “在基督的時間之外/時間在對抗中彎曲/六十甲子十二生肖/小孩滾動的鐵環/我踩著格林威治的裸雪/走過中關村亢奮的街道/此刻在麥當勞M的黃屁股下/兩個阿Q在接吻/對過胡同幽暗的廚房裡/一只雄蟑螂對母蟑螂/短暫的進入/那美妙的一瞬/啊世紀之交千年之交”

  在這裡,作者借由一系列生動的意象描寫來展示東方和西方的不同時間觀念之間的沖突與融合。較之以東方那種循環性的時間模式,西方時間觀念的積累性和直線性顯得笨重,甚至荒誕。與之相反的是,東方式的時間概念好像是“孩子滾動的鐵環”,顯得格外簡單並容易被人接受。由此可見,西方文化不僅僅在物質層面上引起了巨大影響,它還在更抽象的意念方面起著極為微妙的作用。雖然楊克的大多數作品對當代生活採取肯定與讚揚的立場,但是他的某些作品有時又會揭示出一些商品經濟所帶來的反面現象。比如,針對當代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有誰不整日像一只野兔?”),楊克在《“緩慢的感覺”》中,通過一連串意象的堆積,讓讀者重新發現這種早就失去了的從容悠閑的生活方式。而在《舊貨市場》一文中,我們看到言說者的那些充滿懷舊情緒的夢想終於被“汽車醜陋的啼哭”徹底破滅了。此外,我們隱隱約約地又從《廈門白鷺洲》一文中窺見了現代化生活所帶來的那種越來越普遍的非自然性質:“海水是真的,在人工的港灣/壩岸很寬,舖著青草的圖案”。由此看來,像草這樣的自然事物在城市的風景中已經為人造的圖畫所代替。上面所提出的這些例子都涉及到了商品經濟飛速發展的一種社會狀態。

3:楊克詩歌的特點:技巧方面

  詩歌是由語言文字構成的,因而,作品主題的表達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詩人的措辭技巧。《笨拙的手指》在詞匯上的特點是其突出的時代性與濃濃的生活氣息。比如“足球射門瞬間漂亮的急停動作”、“指甲上塗著蔻丹”、“保齡球”、“嚼口香糖的小姐”、“印著歌星肖像的紙袋”、“旋轉樓梯”、“心形門票”、“點鈔機”、“暗中偷窺的攝像機”等等。作者通過這類詞匯的廣泛運用,極大地拓寬了詩歌內容上的覆蓋面,並且使作品成為一個對當代中國市民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真。除了措辭技巧以外,楊克作品的另外一個特點是其富於個性的意象創作。這種豐富多彩的絕妙意象描寫充份地體現了作者獨有的想象力。譬如,我們看到在《電話》一詩中,楊克把電話這種通訊設備稱之為“帶電的動物”、一道“可以隨手打開的對話之門”。

  在《石油》一文中,詩人通過三棱鏡式的想象力,把石油這一人類社會必不可少的混合物折射為“液體的巖石”、“石頭內部的冷燄”、一攤“永恆的午夜之血”等。此外,我們還看到,楊克作品所塑造的意象群體並不靜止,他們流動,並且是一個動態的整體。我們可以從楊克的另外一首詩中看到這一特點。在那首詩中,詩人把紐約街上的人群描寫為:“爆玉米般脆爽的笑聲/像可口可樂泡沫不斷從地鐵冒出”。由此可見,楊克高度的藝術想象力已經沖破了程式化意象的束縛。此外,楊克還善於把來自兩個不同感官的信息巧妙地融合為一體(術語稱之為“通感”或者“連覺”)。例如,在《看一個城市男人鋸木想起隨意拼結的詞》一文中,楊克把手鋸在碰上釘子的時候所發出的尖銳噪音稱之為“刺耳的仙人掌的聲音”,作者通過這種“連覺”的運用,巧妙地把聽覺方面的感受述諸於相似的視覺方面的感受,從而使讀者產生一種來自兩個不同感官的類似的感受,進而就能更容易更深刻地體會到這種聲音的難受性。這方面的另外一個巧妙的例子是,作者把雪花描寫為“漫天音樂”,這樣的一種比喻把本來缺乏音響的事物加上了聲音,因此使讀者不僅僅能從視覺方面看到雪花與音符的相似之處,而且能在聽覺方面感悟到雪片落地時的那種似響非響的音符之聲。我認為這是作者非常絕妙的藝術表現手法之一。運用大膽的帶有奇異色彩的意象描寫,作者還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難忘的比喻。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火車站是大都市吐故納新的胃/廣場就是它巨大的潰瘍”(《火車站》)

  “河流被切開脈管”(《觀察河流的幾種方式》)

  “兩個人,赤手空拳的戰爭”(《對一種叫“迪士高”的現代操練的挖掘》) 

  “緊身衫裡的軀體玲瓏凸現/像活蹦亂跳的網不住的小小野獸”(《湘女花神》) 

  “傷風的浪子/通過瘦馬的響鼻打噴嚏”(《一九九二之馬》)

  正如顧城曾經說過的那樣,“詩的大敵人是習慣─習慣於一種機械的接受方式,習慣於一種‘合法’的思維方式,習慣於一種公認的表現方式”〔注2〕。所以打破常規性的慣性思維,尋求新穎獨特大膽的藝術創新,永遠是對詩人的一種挑戰。楊克在這方面有很出色的表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楊克的意象創作是他的作品中最富於主觀性質的部分。正如許多當代中國大陸詩人一樣,楊克試圖盡量避免借用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露他的內心感受,相反,他傾向於從一種極為冷靜的客觀角度來觀察並且塑造當代中國的社會生活現狀。正如楊克自己在《傷逝》中所寫道的那樣:“距離是藝術的靈魂”。盡管如此,楊克的富於奇趣的意象創作已足以使他的獨特個性有了充份而又明顯的體現。

4:最引起我注目的一首詩:《小房間》

  《笨拙的手指》中有幾首詩引起了我格外的注目,其中最突出的一首是題為《小房間》的短詩。首先應該指出的是,這首詩並沒有以上那些已經討論過的既新穎又奇異的意象描寫,但是它卻借用一種看似簡單卻又難以捉摸的藝術風格來探索一個具有深刻意義的主題:即人的私人生活與社會生活的並存與沖突。在我看來,這首小詩意義深遠。

  我們知道,自從朦朧詩崛起以來,承認與肯定個人的內心生活已成了中國當代詩歌創作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正如同謝冕在《斷裂與傾斜:蛻變期的投影》一文曾經指出:“其實,詩對於世界的責任主要不是它生活的復述,詩是通過抒寫心靈的方式實現對於人生經驗的領悟”〔注3〕。這種“人生經驗的領悟”不僅僅局限於人們心們中那些所謂的高瞻遠矚的理想,更多地它還涉及到人的內心世界中的一些反面的東西,比如社會生活對個人內心世界所帶來的壓抑感等等。在西方國家,私人生活的個體化程度已經發展到了一種極端的地步,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基本上是非常獨立的。而目前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也逐漸地由集體生活的方式過渡到個體生活的方式,並且已有不少人開始逐步體會到了這種個體化生活的各種好處,然而同時也有不少人開始漸漸體會了由此所產生的個人生活與社會生活之間的方方面面的矛盾與沖突.面對這樣情況,人往往會覺得自己的生存空間好像被撕成了兩個互相獨立又互相對立的部分,即:一個是公開的社會式的部分,一個是私人的埋在內心深處的部分。在《小房間》一文中,詩人用“小房間”作為私人生活的比喻,把這種特殊的私人生活與社會生活並存與沖突的心理沖突狀態刻畫得淋漓盡致:

  “小房間是一只魔盒/鏡中消失的生命/呈現/許多隱蔽的思想/生命中披頭散發的一部分/它們在夜裡滋長繁殖/像一些潮濕的稻草下面的病氣/回到房間/陽光就在門檻受阻/發潮的鏡子就會呈現人類的慵散/回到房間/軟體動物/觸須探向幽暗/堅硬的殼慢慢退開/放出/身體裡邊的獸感受它們/氣息相通/而走在街上人需要裝得像個人/人給人的定義/在大街上重新感受陽光明媚/天空這座巨大的玻璃屋/它是人們定義中真正的房子”

  小房間之所以被描寫成“一只魔盒”,是因為它狹窄卻又孤立的空間能讓我們恢復那種在外部世界中被淹沒了的私人生活,能讓我們拿下在外部世界中所必須帶著的各種冠冕堂皇的作為一個社會的人的各種面具,能讓我們把作為人的各種本性的東西,無論是好的與壞的,美的與醜的,都能“披頭散發”地無拘無束地在小房間裡面體現出來。“小房間”是人的私人生活的存在方式,人的這種像“軟體動物”似的隱蔽存在的私人生活方式只有在與社會世界完全隔絕的小房間裡才能找到合適的生存環境。人一旦回到大街上,回到社會中,他就必須使自己適應另外一種做為人的社會生活的方式,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制約的不完全自由的生活方式。總之,《小房間》一文體現了現代社會生活與現代私人生活之間的並存與沖突,以及由此所帶來的那種像精神分裂症似的人的特殊心理現象,具有很深的耐人尋味的含義。 

注釋:

〔1〕西敏(英文名字為Simon Patton)現為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亞洲語言研究系的研究員。在寫這篇文章時,作者受到了昆士蘭大學物理系汪瑾女士的很大的幫助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2〕孫紹振,《新的美學原則在崛起》,《詩刊》3,1981年,57頁。

〔3〕謝冕,《斷裂與傾斜:蛻變期的投影─論新詩潮》,《文學評論》5,1985年。


責編:馬蘭

 

 
     
 
主 頁|總目錄|作者索引|投 稿|討論\留言

橄欖樹文學社發行。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印。
(C)Copyright by Olive Tree Literature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web site is maintained bywebmaster@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