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樹網站
橄欖樹文學月刊現場文化網站六香村論壇
橄欖樹現 場伍恆山自由談
主 頁|總目錄|作者索引|投 稿|討論\留言

 
 

我所認識的佛教(二)


伍恆山

 
  佛教雖然很神秘,但能使人感覺親近;佛學雖然很高深,但能使人獲得智慧。什麼是佛?佛是覺者,為梵語Buddha的音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稱佛。
但佛學很高深,在浩如煙海的佛藏面前,很容易使人望而卻步。它的哲理極高妙,對想悟得人生智慧的學者,又成為極大的誘惑。我就是在這種情形下走進了佛學的殿堂。
讀大學,只是認識佛教的開始。耳聞其名,既陌生又頗感親切。於是就去閱讀它。
一讀就為它的魅力所征服,雖然有時還是懵懵懂懂地不知其究竟,但就是這種程度也足以使我不敢輕易放下或褻瀆。
到後來才了解到佛教不僅僅作為一門宗教而存在,它還是一門哲學,一門極高深的哲學。它滿含了人生的智慧和理想,任何人都可以從中得到覺悟的提高和認識的深入的。
所有宗教中,能夠稱得上哲學的大概就只能算這一門佛教(佛學)。其他教派都僅僅作為宗教而存在。因此佛教不僅在教徒中有其廣大深入的影響,給知識界的影響尤其深遠巨大。古代許多文學家和哲學家都喜歡讀經、參禪,雖然佛經很難讀,禪也很難參,但大家都沉浸其中,樂此不懈,有很多著名的文人如王維、白居易、蘇東坡等,於佛學不僅登堂,而且入室,在人生境界及學問的造詣上都能因此而遠超時輩,不能不說佛學有如活水之源頭給了中國的文化以許多的沾溉。佛經有一部《維摩詰所說經》,其中的維摩詰居士的名字就被王維借用,變成自己的名和字,王維,字摩詰,其來歷即在此。用佛經中的人名作自己的名字說明對佛、對維摩詰其人是多麼的喜愛。王維詩裡有強烈的禪悅之味,透露出與佛學的關系具有深切的淵源。
但佛學這麼高深,又這麼難懂,為什麼佛教在歷史上產生過這麼大的影響,又為什麼在中國的文化界是如此的影響深遠呢?這就要來分析作為宗教的佛教和作為哲學的佛學之間的關系了。
世界上的所有宗教都會直接碰到這個問題,即:人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何所為而來,又何所為而去?這是人類最根本的問題,是困擾人類心靈的永恆不解的結。誰解決了這個問題,誰就能得到宇宙人生最終極的真理。基於這樣的意義,我將宗教定義為"關於生命的哲學",生命存在與消亡的哲學。有的宗教感性多一點,亦即神性多一點,有的宗教理性多一點,亦即神性稍稍讓位於哲學的探討。這後者,就是我們所經常提及的佛教,固然它也是想解開人類這個與生俱來的永恆不解的結的偉大的嘗試者之一。
神性佔主要成份的宗教,它只需要人去服從,而不需要有理性的思考和探索。你入了這個教,就只要認定這個教是唯一的,不能信奉其他的教;信奉這個教的教主是唯一的神或真主,所說的句句是確鑿不移的真理,只要照他們的話去做就行了,不需要懂得更多其他的道理和方法;你臣服在他腳下,你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帝所賜,當然都要還歸於上帝。而佛教與它們有一個根本性的區別,就是佛教是要你自悟的,它不說佛就是唯一,而只是說佛性平等,任何人悟到了真理,都可以成為佛。因此,佛是大眾的,是眾生的,是通過各人的努力和智慧的運用而獲取的,它更具有理性的意義和價值。
通過智慧而悟得真理,這屬於哲學范疇,因為它需要對人生作通盤的根本性考察和分析;通過証悟的方法(中道,即八正道)而獲致通往人生極樂的世界,這屬於宗教驗証的范疇。所以說,佛教是綜合哲學與宗教兩者而成為人生哲學的宗教。又因為佛教的教義不讓人迷信創始者(這可以得到印証,佛陀涅槃時,有弟子阿難問佛陀涅槃後,弟子們以誰為師?佛陀說,應當以戒律為師。這就是說,佛陀並不要弟子盲從一個等於神的佛,而是要他們根據一定的修身持戒方法達到修養的提高和佛性的覺悟。還有,佛陀曾經說,"做你們自己的火炬,設法自救吧!"--這裡面完全沒有迷信的成份),它鼓勵眾生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定力去達到佛性的覺悟,正因為佛學是可研究的、可探索的,而佛陀並不是唯一的主,所以佛陀的宗教,毋寧說是佛陀的哲學,它保持了一個清明而理性的哲學探索者的基本原則,應當說它具有著一般宗教不可企及的高明之處。
但究竟佛教真正解決了人生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的問題沒有,見仁見智,唯一的辦法只有到佛陀的教義及佛教的實踐中去考察。佛陀用以解決人生最終極問題的探索是寄寓於他一整套自成體系的哲學結構中的。佛陀的哲學(佛學)有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名詞、自己的邏輯,辨析至微,觸及至廣,其經典之浩瀚如海洋,其論辯之連綴如環扣,闡釋世界構成、眾生福樂,智慧高邁,造詣崇深,堪稱震古爍今、博大精湛。要讀懂佛學,必須先弄懂它特有的一整套話語系統,掌握其名詞、句式以及邏輯推論方法;要弄懂這一整套話語系統,又非有深刻的功夫不可,沒有多年的熏陶和訓練是很難在紛繁復雜的佛學名詞、佛學邏輯的雲霧中走出來的。在一定程度上,這使佛教蒙上神秘的面紗,同時使許多人望而卻步。
誠然,佛教以一種哲學姿態出現,是博大精湛的,需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才能窮其原竟其委;但佛教以一種純粹宗教形式出現,其教義則是簡明扼要的。佛陀的四諦(真理)和因緣果報學說論其實質則非常之簡單和明確。佛陀說,生是痛苦,老是痛苦,病是痛苦,死是痛苦,這種種痛苦是無法推卸的、無法轉嫁的,只能由自身一人承擔,這是誰都在在能體會到的,因此佛陀的目的要除卻這個痛苦(苦諦)。這一諦是佛教教義的基礎。既然有痛苦這個果,便必有產生痛苦這個果的因;找到痛苦的因亦即根源(集諦),就可以找到解決這個痛苦的果的方法。佛陀說,痛苦的原因是無明(亦即愚昧無知),無明誕生渴愛(貪欲),有貪欲之存在,就產生許多嗔恚、愚痴諸多人生毒火。佛陀說,應當消滅這種毒火(滅諦),其方法為道諦,道諦是導致痛苦止息的途徑。這個道是佛陀所說的中道。中道是修行方法,不是修行目標,它導致人的寧靜、內証、正覺、涅槃,所以是正確的道路。這種方法也還需要有一定的步驟,佛陀將它分為六種:一、布施,即要能舍棄(除貪);二、持戒,即遵守一定的戒律(行為規范);三、忍辱,即能忍受外來無端的侮辱,這是意志力的考驗;四、靜慮,安靜地進入思慮境界,這接近悟入;五、精進,悟道必須勤奮努力、堅持不懈;六、般若,般若是大智慧,是根本的智慧,凡人悟徹本源了,被蒙蔽的本源的智慧就如朗朗清天,凸現在人的面前。有了這種般若智慧,就可以斬斷無明,悟徹道本,人就可乘般若這個舟筏達到涅槃世界的彼岸。
如此簡單的教義和修行方法,反映出它的教旨是易於實行的,一般人都很容易進入;佛陀明白道出最根本的真理,而且指明前面的目標,一般人易見易知,自然就易行。佛陀在傳法過程中,不僅將倫理道德,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等有強烈勸世作用的內容貫注於佛法實踐,而且還打破等級觀念,將天下眾生置於平等地位,使下層社會以及各界婦女享受到精神和實際地位的解放……佛陀有救世的志願,有慈悲的精神,所以受到大眾歡迎是在情理之中的。
老百姓喜歡簡單的道理,知識界喜歡復雜的思想;越難懂的思想越要攻研弄個明白,越明白的道理越能植根於人的心田。這就是作為宗教的佛教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作為哲學的佛學則受到知識分子喜愛的原因。
至於佛教是否真的解決了人何所為而來、何所為而去的問題,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佛陀堅忍不拔為道而精進不懈的獻身精神以及慈悲救世的寬廣情懷對於後世具有有益的啟示和價值。
佛陀悟道後,沒有立即進入涅槃,而是留在了人間,自覺之後,還要覺他,度脫世人,方可稱覺行圓滿。所以說,佛陀是人間的佛陀,佛教仍舊是人間的佛教。但他是怎樣離開家庭,去悟道、傳教,是怎樣將深奧的思想傳播給世人,並且使許多人達到悟道的境界?他的意義和價值在哪裡?這就是我想探討並寫作《青色菩提》(一名《釋迦牟尼新傳》)的目的和原因。
要知道某種宗教或學派的真正內涵,就必須從源頭著手,如果從支流上溯,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會事倍功半。倘若探索源頭,採取高屋建瓴的方式,就不僅易於把握,而且肯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佛教(佛學)之所以不好懂,大半原因是繁復的支流將源頭攪亂了,弄得一般人只看到支流,卻看不見真正的源頭和本質。比如以前我讀《金剛經集注》,正文文字不多,似乎也不難懂,但一邊讀正文,一邊讀注釋(是原文的好幾倍,甚至十幾倍),倒把頭腦弄得像一團漿糊,不知道這個胡蘆裡賣什麼藥。後來斷然拋棄注釋,直接讀正文,反復幾次,倒豁然開朗,慢慢將它的中心理了出來--《金剛經》的目的無非要使這個"心"有所位置和降服而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及"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這樣的話看起來很玄,其實很簡單,無非要使這個"心"活潑潑地流動,不粘滯,不在中間停住。
假若著手源頭,那麼可以這樣說,要知道什麼是佛教,就必須知道創立佛教的始祖釋迦牟尼;要了解佛教的教義和僧團精神,就必須了解始祖佛陀的生平行事和經歷。否則都只能是空中樓閣,事倍功半。我用兩年多的時間作準備,到寫完這部佛傳,從中明白了許多根本性的東西,也明白了許多佛陀所要反復申說的問題,比如生與死、痛苦與福樂、無常和永恆、此岸和彼岸等等,對於一切流派所構成的繁復瑣碎的七寶樓台自有了判別的慧眼。這確實印証了從源頭著手即可獲致事半功倍之效的道理。
佛陀在世時,佛教內部就出現了分裂,如提婆達多另成立僧團,與佛陀分庭抗禮;佛陀涅槃之後,到阿育王時,佛教有三次大型教義的結集,結集的結果導致佛教內部的分裂,由於僧團內部理解佛陀教誨的精神不一樣,便各自以己意來闡說佛陀的思想,這也就是佛教各種派別所以產生、成立的基礎。第二次結集是在佛陀涅槃一百多年以後,早期佛教由此分裂成上座部(長老部)和大眾部(多數部)。又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到公元一世紀中葉,佛教進入部派時期,有許多獨立的派別相繼產生。雖然南北傳佛教各有不同說法,但已知的部派名稱就有四十多個。據文字記載,比較著名的部派有:說一切有部、法藏部、化地部、飲光部和經量部,這些集中在古印度西北地區,以迦濕彌羅為基地;犢子部、法上部、賢冑部、密林山部、正量部等分布在印度西南和西部沿海地區;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等主要分散在中印度和西北印度一帶;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等南方大眾系流布在南印度,在這一地區和斯裡蘭卡,還有方等部和大空部派的存在。早期佛教主要以小乘佛教的形式存在。到公元三世紀,又產生了後來蔚為大觀的大乘佛教。
眾多佛教流派的存在,直接誕生了無量數的佛教經義的闡釋,這就是佛藏發展到現在如此龐大繁雜、如此浩瀚淵博的原因。僅從某一部派入手上溯佛陀精神,恐怕皓首窮經,都很難明白廬山的真面。但抓住源頭,明白了佛祖釋迦牟尼其人及其教義,則不管主、支流佛學如何繁雜、精深,如何炫人眼目,就都能極輕易地掌握住佛陀真實的精神。這叫做一綱在手,萬目難逃;以簡御繁,事半功倍。
佛教有三法印,可以說是佛陀真實精神的概括,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信奉這三法印的都是佛的弟子。誰掌握了三法印,掌握了佛的真精神,誰就能從浩如煙海的佛藏中鑽出來,不至被繁復的經義所淹沒。
我們剛接觸佛教,有許多東西都不懂,但不要緊,只要明白一件事,即:佛陀的真精神是易知、易懂,也是易行的。佛陀所創立的佛教最終必須走向人間,且不管其紛繁復雜的教義,作為人間佛教,我認為有幾點值得佛教徒和我們所關注,它可以體現佛陀教誨的易行性:
一、佛的勸世精神。1.佛陀勸我們不要過分貪欲,不要過分嗔恨,不要過分愚痴,他說這是三毒大火,是可以燒滅我們整個身心的,是使我們不能獲致真正福樂的。熄滅了這三毒之火,人就可以達到平靜,進入福樂之境了。2.佛陀勸我們要向善,他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修行的第一步,也是悟道根本,否則心不能"善"又怎能悟到道呢?這個"道"其實是真實"善道",非邪惡、邪曲之道。
經常有人這麼說,口裡有佛,心裡沒佛。這是對那些專做表面功夫而實際上並無真實悟解的人的諷刺。真實的念佛是要心口一致的,否則有口沒心,那就是虛偽。
二、佛陀要求我們行為必須適中,不要走極端。這是佛陀的中道精神,佛陀雖然講的是修行方法上的適中之道,但其實也是適宜於所有我們的行事上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過分了就肯定會走向好的反面。
三、佛的寬容和堅忍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寬容和堅忍建築在善的基礎上。人類之所以要文明,文明就是達到真善境界;真善境界需要各別個人有較高修養,有寬容博大甚至是逆來順受的精神。照佛的看法,以惡對惡,最終獲勝的仍是惡。從惡的行為是無法獲得真正的善的。人類必須以真善克服惡,這樣才能進於真文明、進於真善之境。佛陀是以真善克服惡一個崇高的典范。佛在悟道中,堅忍精神是使其精進乃至成道的一個堅實基礎;在傳道過程中,他不以不正當手段回擊敵對的卑劣做法,而總是以善意的寬容和忍耐使對手獲得感染、獲得教益、獲得感悟。佛陀修行的六個步驟中,忍辱(一譯堅忍)僅次於持戒而排在第三位,可見佛陀對它異常的重視。不過,這卻是佛教遭人指斥的一個焦點,世人以為逆來順受可以說明佛教是軟弱、消極的,又由於這種行為近似於奴隸作派,因此不免使許多人產生困惑。其實這是對佛教的真正誤解。佛教的忍辱是為了負重,它並不以簡單的回應而使自己降格為敵手的位置,比方野獸吃人是惡的、兇殘的,人可以避開它,可以趕走它,但是否一定要以同樣兇殘的行為給予回擊呢?倘若一定要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以同樣兇殘的行為回擊野獸,那等於說自己與野獸站在了一個同樣的位置,結果人等同於野獸,而不是人。而人之所以是人,不是野獸,就因為人能分辨善惡,善賦予人以崇高和尊嚴的內涵。
 
     
 
主 頁|總目錄|作者索引|投 稿|討論\留言

橄欖樹文學發行。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印。
(C)Copyright by Olive Tree Literature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web site is maintained bywebmaster@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