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樹網站
橄欖樹文學月刊現場文化網站六香村論壇
橄欖樹現 場伍衡山自由談
主 頁|總目錄|作者索引|投 稿|討論\留言

 
 

我所認識的佛教(一)

伍恆山

 
 



我在寫《青色菩提--釋迦牟尼成佛之路》(一名《釋迦牟尼新傳》)的時候,很有意思的是碰到了中國儒家的思想和中印度佛教思想似乎是不約而同地交匯到一起。這個交匯點,就是佛陀所倡導的中道學說和儒家所主張的中庸之道,雖然中道佛陀還有許多條件的解釋,如又名八正道等等,但總是不趨向於極端,一種平穩適宜的修行方法,和儒家的無過無不及的人生哲學有異曲同工之致。
佛陀講的兩個極端在所指方面和儒家是略微有些差別的,但佛陀講的中道和儒家的中庸之道在其目的上可說均歸宿於至善。佛陀所述亦即在其修行過程中,針對印度的修行者所奉行的要麼是極端的苦行,要麼是極端的放縱這兩個極端而說。佛陀說,這兩者都不是能証得最高覺悟的方法,苦行並不能使人真正遠離欲望,遠離紛爭,達於平靜,而至於最高的涅槃境界;順世論者的無業論則導致縱欲和作惡,是使人性墮落、陷溺而至於毒流天下、禍害眾生的,更不能達於最高的涅槃境界。所以這兩者,佛陀都斷然地加以拋棄。
佛陀斷然拋棄的不僅是這兩個極端,而是這兩個極端所導致的因果之鏈,有因必有果,即苦行與縱欲的結果都不能使人獲得覺悟,都不能使人達到心靈的平靜和福樂,達到解脫,達到涅槃。佛陀最後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是悟徹了宇宙的法則,悟徹了人生的因果循環之鏈,悟徹了人所應當修行的最高境界,於是以覺悟者的身份,擔當起向眾生宣傳其思想,成為天人之間唯一導師的重任。
為什麼佛陀要覺悟呢?我們知道,覺悟的反義便是愚昧(無明)。愚昧是導致惡業的最根本原因。消滅了愚昧,人生就覺悟了。
任何一種偉大的宗教,其最根本的目的都是趨於至善,佛陀的覺悟也是要求人類趨於至善。佛陀的涅槃彼岸境界其實也是至善的體現。至善之果即是至樂,所以人生所能到的最偉大的境界便是極樂世界,由至善而至於至樂,這是佛陀所能想象到的最好的人生之歸宿了。
這樣的歸宿當然是人類所傾心向往的。在這裡,涅槃可以類比於人生最高的目標,至善的境界。什麼是佛陀的涅槃?佛陀的涅槃是無喜無悲、不可名狀的彼岸世界的永恆之存在。我在《青色菩提﹒楔子》中有一段話,是我對佛和涅槃境界的一種體悟:
"其實任何一個宗教,所涉及的最本質的東西,就是追求生命永恆的意義。中國的道教是想將人的肉體與永恆相結合,因此它有了'不死之藥',有了想象上的不死的仙人;而佛教雖然可以將肉身涅槃而入於寂滅之境,但它的精神所要求的還是永恆之境,就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上說的:'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既無色,亦無味,乃至無老死,無意識,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好像什麼都沒有,是一個空境,但空境中是透明的,是'無礙'的,是不退轉的,入於涅槃的,一個清淨無比的無喜無悲的永恆,好像所入之境一剎那停止了,其實它還在活潑潑地流動之中,但這種流動是不可言說的流動,是永恆的流動。"
這種永恆流動的本質是至善的,至樂的。
我在同一章中還講到順世外道所實行的縱欲方式,其實也是對永恆的疑問無從排解,而做出的絕對不負責任的舉動。在他們放縱無度的行為中,也在試圖要從剎那間的生滅法中求得剎那之間的永恆,因此它不是不去思索人生的意義,而是在通過深度的思索中,心中沒有著落,因此做出超出常規的舉動,其實他們是在恐懼中以放縱的行為尋找永恆。我們可以詢問的是:這種放縱的行為,所導致的結果,是至善的嗎?是快樂的嗎?如果說這種縱欲的結果是至善的,是快樂的,那麼我們完全有理由這麼認為,皇帝是完全有能力也有實力去進行放縱的生活的,皇帝應該是最善的、最快樂的,因為皇帝有三宮六院、佳麗三千,薄天之下均是其勢力范圍,但真正的事實又是怎樣的呢?我們可以斷定的是,沒有哪一任皇帝會認為自己已經到達了至善、至樂之境,歷史上的例子,統計起來,歷朝歷代的皇帝大部都很短命,也並不快樂。為什麼?其原因乃在於縱欲,身體上的縱欲導致傷身乃至元氣斫喪,精神上的縱欲導致傷心乃至靈明枯竭,身心俱損,便鄰近於喪亡。物欲、肉欲以及其他無止境的貪欲都是使皇帝不能達於平靜,抵於快樂的原因,所以說,縱欲的結果顯然不能使人類達致福樂、達致至善。人類的至善和至樂只有到別的地方去尋找。
以縱欲的方式去尋求其人生的意義和歸宿,這是愚痴的行為。比如,我們當前有很多人,特別是權利階層,有人為私欲所蒙蔽,不惜犧牲他人或群體利益,以手中的金錢和權力,狂熱地獵取非分的物質利益,以達到其享樂和揮霍的目的;更有甚者,有人謊騙欺詐,妄語惡口,奸慝陰險,乃至欺行霸市,明火執仗,殺人越貨,犯下滔天的大罪。這都是人性放縱泛濫之所致,是損人利己的行為,有時甚至損人並不利己,但也照做不誤。他們這種行為正是佛陀所講到的陷入了貪、嗔、痴的三毒大火,毒火攻心,造作惡業,給他人帶來痛苦和災難。遺惡天下,百身難贖。這些惡業,是佛陀所唾棄的。
佛陀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作了惡,就有報應。佛陀所講的因果報應理論中不僅僅是單純的六道輪回的報應,而其主旨是在說,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其前因後果,有了因就必須有果,無因則無果。一般人認為佛陀宣揚的是迷信,輪回六道都是迷信。其實這是不準確的,佛陀固然講到六道輪回的報應,但這只是佛陀現身說法所舉出的助道工具,因為一般人都只能看到現實的利益,如果沒有這個助道工具,普通人就不知道害怕,從而不管不顧,無所趨避了。因此佛陀強調,種下了惡,就會墮入惡道,使普通人見到這個惡的後果,從而有所畏,有所懼,有所不敢,以禁遏為惡之源。惡源禁止,善門大開。社會之趨善避惡就可以形成風氣。所謂蔚然成風也者,亦即佛道之圓滿結果。由此可見,這是佛陀不得已的方便設教。佛陀的真精神所在,是勸人向於至善,勸人不要在天良中萌發惡念,惡念一生即萬劫不復。因此佛說,"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眾生與佛的差距只是心上的差距,一念善即佛道,一念惡即魔障。因種的是善的種子,那收獲的也將是善;因種的是惡的種子,收獲的便就是惡。任何事物都逃不開這個因果法則。所以佛陀要強調這個本心,要這個本心向善。他要求眾生不要使惡的苗有所萌芽,不產生惡的因,便不會有惡的果。但人性多變,不易控制,佛陀有鑒於此,便制訂了向善修行的法門,法門亦即途徑。佛陀說,依照他的這種方法或這種途徑修行,就能達到正確的目標,這就是八正道以及其他助道品產生的根據。這也是宗教中所必須解決信仰的最重要一個基礎,因為信仰是人生存的指針,它是給人指明方向的,有了這個方向,你就可以走得正當,走得順利,走得快捷,以至於走向至善和至樂之境。如縱欲這個極端,就是一開始將路走錯,所以導致的結果便最終只能是惡的報應。
顯然,佛陀所布的道,所宣揚的因果報應,在一般人眼裡,只能見到其淺處,見到其方便設教之處,而其仁者深心,往往不被廣大階層所了解,這是非常片面的,非常不客觀的看法,以致被某些"有心"之人所利用所誤導,當作攻擊佛教為迷信的一個証據、一件武器,雖然產生過較大的負面影響,但如我遠在歐洲的一位朋友所說:"人類可以忽視真理,可以歪曲真理,但真理不會因此而改變quot;由此可見,佛陀所講的道理難道僅僅是一句迷信可以了斷嗎?難道不可以作為人類向於至善的指針嗎?
但勸人向善只是佛陀中道精神的一個方面,雖然是基本的方面,佛陀所發現的真理還有許多,如最根本的就是"色"和"空"的相對性,佛陀在《心經》中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請注意,這裡的"色"是物質萬象,並非僅為俗常所理解的"女色",當然"女色"也在其中。一切都是虛空的,不實在的,是幻境上的存在。眾生如果真正體悟到這個世界虛空不實的本質,那麼他就會自覺地遠離欲望,遠離罪惡,遠離愚昧,使內心達於平靜和快樂,從容進入涅槃之界--無喜無悲、解脫自在的永恆之境界。
佛陀是自己証悟到這個道理,然後以悟得的道理向世人宣布並解說,所以稱作佛,因為是自覺覺他,又可以成為天人之間眾生的導師。佛的梵語意義為"覺悟",所以他不是神,而是覺悟之後的聖者。
佛的八正道為: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這是構成中道學說的最主要最重要的基礎。而八正道最根本的基礎又是佛陀的四諦學說,四諦為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諦為真理之意,正道為正確、正當的方法和途徑。依此而行,即抵於至善。這些都是佛教的理論基礎,在書中都有較為詳細的講述。
還有一種絕大的誤解,以為佛陀的理論基礎是悲觀的、消極的,於人間世無益的。其實大謬不然。這是對佛陀所創立的佛教及其理論的產生和基礎沒有做過真正研究、不明真相的結果。
佛陀誕生在公元前六世紀中葉,正是列國紛爭、殺伐無已,弱肉強食,強國吞並弱國、小國被大國蹂躪,又且野蠻粗暴、種姓殘虐,眾生猶如螻蟻苟且偷生之時代,佛陀有見於此,見到人類陷入痛苦的深淵而無所抵止,乃因虫之被鳥吞食,於是發出"眾生可憫,互相吞食;慈悲世界,不應有此"的感嘆,從而對充滿兇殘與罪惡的現世充滿了厭離之思想。後來,佛陀出四門,見到生老病死的種種狀態及痛苦之情境,觸發人生柔脆、世事如幻之情愫,更加萌發了要解脫這種痛苦情狀的決心。佛陀雖然離開家庭,足跡遍及印度各地,但他是懷著拯救天下眾生的大願而毅然踏上求真理的路途的。雖然包含了對現實互相傾軋、互相吞食等情狀的不滿,以及對人生苦短的懼怕,但其本願乃是要尋找一條途徑,使天下眾生擺脫痛苦的命運,擺脫黑暗與兇殘的現實,他要成道,要去拯救這個眾生世界。佛陀抱著一腔救世的願望渡眾生至於極樂的彼岸,所以他的出家,他的修行,他的悟道,他的引渡眾生,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是無私無畏的,古之所謂大豪傑之行為亦無以過之。
試想,一個過慣錦衣玉食生活的國王之太子,毅然地踏上荊棘載途的漫漫求正覺之旅途,又是在戰亂頻仍、萑苻遍地、民不聊生、人心蠢蠢,各種思想如滄海之橫流,各種貪欲如大堤之決潰,到處充滿兇惡與殘暴現實的背景下,要找到一條止於至善、沒有邪惡、能使人心達於平靜的快樂的道路,是多麼的艱難和困難。但佛陀毅然而然地走出了家門,他到曠野去,到遠離人間的大自然中去,從表面看來,他的思想是厭世的,但他的目的卻向我們指出,佛陀的出世正是為了入世,正是為了以一種正確的思想和處世的方法挽救正在墮落腐敗下去的人性,從而使這個世界充滿著至善和快樂。這樣一種人生的態度你能說他是消極的嗎?為了使人類從痛苦中解脫,難道能說是悲觀的嗎?佛陀的悲觀正是為了全人類得救的樂觀,不管他的願望和目標有沒有實現,但他的心地和行動充分地顯示出偉大聖者的悲天憫人的情懷。
換一個說法,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物欲橫流,在社會沒有公理、沒有正義,到處充滿著仇殺、暴力與兇殘的情況下,有人橫身而出,去尋找解救世界的辦法,難道不是大丈夫的行徑嗎?難道能說他的這種行為是悲觀和消極的嗎?難道不能說他的尋求解救人類的行為是充滿著積極的精神和偉大仁愛的力量嗎?
時至今日,我們的這個人類世界,仍舊是佛陀所說的娑婆世界(忍土),還依然充滿著痛苦和罪惡,報端和影視每天可見恐怖和暴力的報道和宣傳,貪污腐敗以及欺下諂上、阿諛奉承的行徑私下裡甚至公然地在我們的周遭發生,人類的仇殺沒有盡頭,人類的貪欲也沒有盡頭,人我、法我二執依舊橫亙在我們走向至善和至樂的道途中,佛陀雖然入滅於二千余年前,但他的覺悟之道、他的度世救世之願及理想並未因時間的消逝與物質的發達而失去其現實乃至永恆的意義和價值。難道說佛陀所宣揚的使人除去貪欲、嗔恨、愚痴的精神是消極的嗎?難道說佛陀勸世人不要殺、不要盜、不要淫、不要妄語、不要惡口等是消極的嗎?
許多事實可以証明,佛陀的精神不僅不是消極的,而且也不是悲觀的,他給人類構築了一個極樂的佛國世界,在那裡沒有煩惱,沒有憂愁,人與人之間相互平等、相互友愛,充滿著至善和快樂,這是一個彼岸世界,誰悟得了真理,誰悟得了因果的法則,誰悟得了色空之本質,誰就能抵達極樂世界的彼岸。一念善即菩提,一念惡即魔障;一念善即快樂,一念惡即痛苦;一念善即天堂,一念惡即地獄。善與惡、此岸和彼岸都是意念上剎那之間的生成。
許多人以為到了心之向善這一步就可以打住了,就可以思之念之得到彼岸了。且慢,心之向善只是覺悟的開始。要到真正的佛(覺悟)之境還有一個過程。它還需要降服這個能產生和分別善惡的心。所以在《金剛經》中當長老須菩提就此問題發問:"世尊,……雲何應住?雲何降服其心?"佛陀即如是說:菩薩應無所住,無所住於色,無所住於相……並應於無所住而生其心。佛陀的意思是說,人在向善和行善以及悟入道境之時不要中間停住,亦即要去除人我和法我之執,要不執著於相,心才無所礙,才是空境,才是道境。這就是佛陀所說的"諸法無我"之精神的體現,也是佛陀真正的救世以及使人類趨向於最高精神境界的所在。所以說,佛陀的學說不僅是人間的,是身體力行的,是真實的、積極的,而且是崇高的和偉大的。
但人在求正覺的途徑中,常常會受本能或無明的驅使而不能自制,於是佛陀為弟子們訂立了戒律,如淫戒、殺戒、盜戒、妄語戒等等,教導他們不要這樣,不要那樣,其目的是防止弟子們在不能自制的情形下犯下惡業。就其制戒的本質來說,雖然表面上為了純淨僧團而訂立,但其實對所有的人類來說都是適用的,都有其現實的意義。佛陀是在教導弟子怎樣做一個"人",怎樣做一個"善人",怎樣做一個能夠純淨自己,在必要的意義上也能夠純淨他人的"至quot;之人。所以他的制戒,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制戒,而是有著倫理學意義上的制戒,兼具道德和法律的兩重意義。有了這些戒律,弟子們就可以在佛陀不住於世時有所歸依,所以佛陀臨涅槃時,對阿難提出的佛涅槃後弟子們以誰為師的問題作出了這樣的回答:他們應當以波羅提木叉為師。波羅提木叉為梵語音譯,意為戒律。以戒律為師,遵守戒律就可以為人,就可以為僧,就可以修行成為至善的覺者。
佛是覺者。覺悟要求有一定行為準則的遵守(持戒),有能夠舍棄物質的精神(布施),有忍辱負重的功夫(忍辱),有勤奮不懈的努力(精進),有對人生深刻的認識和思索(靜慮),然後以大智慧的悟解(般若),而到達極樂的彼岸。佛陀說,這就是涅槃,這就是永恆而快樂的涅槃。難道說,這種修行步驟對於人道德修養的提高沒有積極和向上的意義嗎?
所以說,佛陀雖然對人生和社會的看法建築在"苦"的認識上,但他的目標和修持的方法都具有積極的精神和意義。從本質上說,佛陀和其所創立的佛教是樂觀的,是向上的,是人間的。因此,佛教依舊回到人間,做著積極"為人"的基礎工作。在這個意義上,佛陀的中道精神與儒家的中庸之道又走到了一起,以"為人"之至善而論,佛陀是與儒家精神相通的。
在佛經和許多其他書籍的記載中,佛陀的人品是尊貴與和藹、智慧與仁慈奇妙地結合在一起的。他不僅具有使國王感到敬畏和膽怯的威嚴,而且還具有屈尊撫慰陷入痛苦中貧民和受苦者的溫情。所以在當時,佛陀及其所創立之佛教異軍突起,成為許多國家的主要宗教,許多國王及貴族都歸依於佛歸依於法歸依於僧,成為佛陀的優婆塞弟子。佛陀入滅後,佛教曾一度在阿育王的倡導和主持下,達到其佛法的最為繁盛之階段。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遣許多佛教徒甚至是僧團向世界各地傳布佛陀的教義和精神,中國也就是在其後接觸到佛教的存在的。佛教的流派眾多,但主要判別為有宗的小乘和空宗的大乘。傳入中國的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大乘強調頓悟,小乘強調漸進,修行方法和宗旨雖然有差異,但最終目的都應歸於至善的涅槃彼岸。辨別是否為佛陀弟子有一個最好的或者說是不二的方法,那就是佛教的三法印。什麼是三法印?其具體內容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誰承認並奉從這三法印的,都是佛陀的弟子。所以不管是大乘空宗還是小乘有宗,只要具有佛陀的三法印精神就都是平等的,無有高下之別。
但佛教在印度卻突然地消亡了,中國卻成為佛教的廣大基地,這又是為了什麼?佛教在七世紀前後依舊為印度社會的主流思想和宗教派別,中國的玄奘法師到印度取經也正是適逢其盛,但突然在以後的幾個世紀即差不多鄰近於銷聲匿跡,這主要的原因是創立於西亞的伊斯蘭教的入侵所造成。997年即位的馬默德(Mahmd)從1001年到1027年前後十七次遠征北印度,佔領了北印度的整個西部,他不僅迫使當地人民改宗伊斯蘭教以及從事財富與奴隸的掠奪,而且對佛教以及印度教寺院和聖地的破壞,對僧尼的殘殺,其殘酷的程度是在世界史上均無與倫比。十二世紀末,東印度孟加拉地方完全淪於穆斯林的統治之下,1203年超巖寺被破壞,從此佛教在印度本土消亡了。很有意思的是,在佛教史上,以及在佛教徒的心中,從沒有見到過對遭受如此兇殘迫害的現實進行過仇恨和報復的記載和宣傳,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宗教史上的奇跡。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佛陀的教誨是真正地進入到佛教弟子們的心中的;佛陀要他的弟子學會忍辱負重,他們就忍辱負重,而且毫無怨言,這樣博大寬廣的仁慈與悲憫精神又豈是為貪、嗔、痴三毒之火盤踞的俗人所能窺其萬一?佛教傳入中國後,又為貫穿了仁愛與寬容精神的中國民族所接待並加以發展,便造成了與儒家和道家三家鼎立的局面,它豐富了中國的民族思想和精神,具有著深遠的意義和價值。如佛教強調給予人自新的機會,即以現在修行的善業去彌補過去造下的惡業,從而在將來的報應上得到進入天堂的機會、得到善的回報,不能不說於人類趨向於至善之境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其功德之無量乃不可盡言。


2001/10/25

 
     
 
主 頁|總目錄|作者索引|投 稿|討論\留言

橄欖樹文學發行。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印。
(C)Copyright by Olive Tree Literature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web site is maintained bywebmaster@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