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雯﹒
讀博爾赫斯
讀博爾赫斯,總感到自己面對的不是一個作 為實體而存在著的人,而是一個 遊走在語言和語言之間的幽靈。他被尊崇為“為 作家寫作的作家”,而他的文本 --我只能用這個空泛並且被用濫了無數次的詞 ,因為博氏的作品實難區分出哪 些是詩歌、哪些是小說或者隨筆--早已超越了 純粹的寫作而存在著。在他詩選 的前言裡,他這樣寫道:“首先,我把自己看成 一個讀者,其次是一個詩人,然 後才是一個散文作家。”這句話很好地概括了博 爾赫斯的身分:他是一個閱讀者, 他的一生不斷在圖書館裡閱讀他人,而在寫作的 過程中,他又不斷地用想象和宗 教式的虔誠來閱讀自己。初讀博爾赫斯,是他的一本詩集。博爾赫斯 的詩的與眾不同在於:他的詩並 不是在試圖描述情感和本初的靈魂--這種詩只 是“詩人的詩”--而是在試圖 超越一切時空並與所有的思想進行對話--這種 詩我想把它稱為“世界的詩”。 這種特質並不能用“文人氣質”這個詞概括,因 為他的想象力讓他的文本超越了 知識和現實,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在“試圖探索 形而上學與宗教的文學可能性”。 因此,他的作品也就通過對世界可能性的描述而 實現了對宇宙本初的探索。正如 他在《玫瑰》一詩中寫的那樣:“玫瑰,/在我 歌唱以外的,不謝的玫瑰,/那 盛開的,芬芳的,/深夜裡黑暗花園的玫瑰…… ”,這個世界在博爾赫斯那裡, 就是一朵外在於一切知識和邏輯話語、散發著不 可說的詩性的神秘的玫瑰。
讀博氏的詩,認識的是作為詩人的博爾赫斯 ;直到讀了他的小說或是隨筆-- 這樣說是因為在他的努力下,小說和隨筆之間的 界線被消除了--才認識到,“ 詩人”已遠非博爾赫斯的身分之一、而已經成為 了他的存在姿態。用他自己的話 來說:“我猜想……讀來仿佛是訴諸理性的篇章 就是散文;讀來仿佛是訴諸想象 的,就會是詩歌。我說不準我的作品是不是詩; 我只能說我所召喚的是想象。” 也就是說,詩歌和散文的區別僅僅在於閱讀方式 的不同,其本質沒有任何區別; 而一切文本在博爾赫斯那裡,它們的本質就都成 了想象。“想象”對於博氏來說, 已不再是一種思維的行為、而是一種狀態了。因 此,一切期望以理論分析的方法 來解讀博爾赫斯的行為都是愚蠢的。
當人們意識到要給自己用文字符號制造出來 的東西分門別類並一一安上名字 時,“文學”這個詞就莫名其妙地誕生了。當人 們把文學規范為一種特指的書寫 物、並把閱讀和寫作看作兩個相互區別的過程時 ,“寫作”就被作為一個純粹的 存在而孤立起來了;而後者也就不自覺地成了一 種對本真的自成整體的人性的閹 割。因此,博爾赫斯畢其一生所做的努力,就是 要完成一種文本還原,讓人性從 文本的束縛之下釋放出來。
有一段評論文字這樣寫道:“博爾赫斯心懷 文學之本,完成了對純粹文學形 式的再造。他的作品往往越過了普通讀者和作者 ”,達到了“心靈所能達到的廣 度和深度”……這樣或類似的評論很多,而我卻 不盡讚同:與其說博爾赫斯做的 工作是對文學形式的再造,不如說是對文學概念 的再造;與其說他超越了普通讀 者和作者,還不如說他超越了時代與文本的偽象 。他真正地把人作為整體、作為 宇宙本身來探究。
因此,博爾赫斯讚成虛構、反對邏輯是必然 的;而“真實”、“邏輯”等概 念的對立面--夢,以一種雙重的面目出現在他 的作品裡,也是必然的:它既賦 予博爾赫斯以創作的形式,又成為了其創作的動 機。首先,夢在外部形態上和虛 構趨於一致,很多人都能接受以夢幻喻虛構的事 實;其次,在夢的內部,博爾赫 斯正是以之為形式牢牢捍衛了他的小說、詩歌創 作原則,他不僅如夢一般對待生 活,甚至也這樣對待文學本身。他認為生活就是 做夢,文學也是形形色色的生活 之夢的一種。
這種認識並非是對文學本體的探究,而是對 人類本體的找尋。因為,一切人 類的創作,包括文學及其他一切藝術,都是從夢 開始的。在被因層層積澱而走樣 的文化閹割之後,人們開始覺得自己很理性並且 從最初時就是這樣的,而變得越 來越理性的文學也就成了肢解靈魂的幫兇。博爾 赫斯的創作就一直在試圖尋回本 真,尋回盡可能完整的人。他的觀點是鮮明的, 我們可以在他的一篇《納撒尼爾 ﹒霍桑》的文論中窺見一斑。
在這篇文章中,博爾赫斯對霍桑及其作品做 了細致的研究,發現霍桑是一個 長於想象、善形象思維的作家,但他在這方面的 才華卻被一種抽象的邏輯思維習 慣嚴重地損害了。“他寫了有寓言和道德說教意 味的作品,使得或者企圖使藝術 具有良心的職能。”博爾赫斯非常明確地指出了 :文學只是個夢,一個經過引導 和斟酌的、但本質不變的夢,因此“任何追求或 者容忍道德說教的目的並沒有、 也不可能使他的作品一無可取。”
最後,我想以博爾赫斯在《納撒尼爾﹒霍桑 》中引用的詩句來結束討論,也 許,這首詩也是博爾赫斯本人及其追求的文學之 夢的最好寫照吧:
夢是戲劇的演出人,
在他架設於風的舞台上,
他往往穿著美麗的黑影。
(1998.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