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聲】
橄欖樹文學月刊◎ 一九九九年五月期
欄目編輯:祥子

伍恆山

送 禮

  馬上就要出差,該準備一點東西作禮 物送給朋友和親戚。但用什麼作禮物?這 事最費人神思。當然最好的是本地的特產 ,但送禮還有一些技術性的節目需要斟酌 ,這些節目因為較特殊,所以一般人雖然 想到,但大多都不曾真正解決得好。這指 的是送禮要恰當,得體。要達到這個標準 ,達到送禮本應達到的目的,送禮者在腦 海裡思量幾番就是十分必要的了。有時一 次出差,或一次探親訪友,預先就得準備 上一個星期的時間來處理怎樣送禮的問題 。送禮的節目很多,需要注意的因素也很 多,如果送禮不當,比方送得太貴重,或 送得太便宜,都會造成事與願違的結果; 再比方,送得多了,給旅途帶來不便,送 得少了,又不好意思,多多少少,這個度 ,是頗費斟酌的。送禮要送得對路,這當 然也屬於得體的一種,否則引起負面的效 果,就非自己的本願、有些費力不討好了 ,如俗話所說,寶劍送與壯士,紅粉贈與 佳人,這仍可以看作是相當正確的處事方 式,主客也都會感到勝任愉快的;倘若相 反,如送給傖夫雅物,送給雅人俗物,這 顯然是不得體的,自然得不到對方的珍重 。因此,送禮這門學問不經過學習就會的 ,那是只有天才的練達人情者才能做得到 ;經過學習而能的,也是具有十分天賦的 人才了;而經過三番五次鍛煉,尚不能嫻 熟老練地應付者,這當然只能算作天分低 下的人。社會需要送禮的學問,因為社會 亦無外乎人情,送禮為人情中的一種,如 果不能熟諳此道,至少在社會上是不大能 吃得開。(這裡所說的為中國社會,不包 括西方社會。)

  我不是一個天才的練達人情者,也不 是經過幾次鍛煉就能應付裕如的能人,我 只是個普通的有時還有一點冥頑不化的不 算聰明的平凡人,因此對於送禮曾得過較 為慘痛的教訓,最印象深刻的是,妻子生 產,不知怎麼的出血較多,生下兒子之後 ,待在產房裡有一個多小時,據說是胎衣 剝不下來,因此費了一番工夫,雖然母子 終於平安,但妻子受了不少驚嚇和苦楚則 是真的。為這事,妻子常埋怨我,說,這 都是因為產前不送禮所致。我不知道妻子 生產時的受罪是否真是因為我沒有送禮, 只是有一點是明確的:我的確沒有送過禮 。不管是不是因為我的沒有送禮而帶給了 妻子的痛苦,在我的內心深處卻是銘記著 這一層遺憾和內疚的,我覺得我確實沒有 盡到做一個丈夫的責任,當時如果送了禮 ,那麼也許妻子生產時就會順暢得多。這 個不曾送禮的教訓給我精神上的影響十分 大,它也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 麼事,先送禮絕不會有什麼壞處。因此從 那時開始,我就開始步入真正的社會,跌 跌撞撞地步入了社會上送禮大軍的行列。 雖然技巧仍是相當笨拙,但畢竟在邁出堅 實的步伐,心理於是也終於平衡起來。不 過,深夜無人時,我仍不免有些傻想,比 如,想到,假如婦女生產時,就只是因為 不曾送禮,而應該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那麼撇開法律這一層,從人情上看,是否 可以得出人的居心太有些險惡了的答案呢 ?想到這,我的身上就有些不寒而栗。於 是不敢再往深處想,於是就轉向另一端即 好的一面來看待這個問題。假如,(這裡 只是假如)從另一面說,醫生的工資待遇 太低(實情如何,我不知道,這純粹只是 猜想),如果需要用送禮來補貼一下生活 ,那麼他(或她)在收受禮物時,當然就 不會當作一件什麼非法或非分的事情來看 待,他(或她)會坦然地面對送禮的個人 ,認為是天經地義,理應如此,因此家屬 送禮的遲早自然就會直接影響到對病人診 治的遲速好壞,如果不送禮,那就是大大 違情悖理,不合乎正常的邏輯了。基於此 一理由,因此病人或生產的婦女挨一點苦 也不是不應該的,因為她(或他)的家屬 沒有盡到責任,這只是作為一種懲罰,不 能算作過分。這就像舊社會的地丁錢糧正 額之外,當官的仍要征一些耗羨,以補貼 自己的家用是同一個道理,而政府也默認 這種形式,後來發展到正額盡可以征收不 足,而補貼家用的耗羨部分卻是不能少一 分一厘這樣的局面。古已有之,理所當然 ,這樣一想,對此問題也就不再有什麼怨 恚之舉,心裡也十分平衡了。於是除了承 認自己的失職,對妻子的埋怨自然也就甘 心承受不再拿別的堂皇理由去搪塞--話 說到這,有些滑出了正題。因此還是回到 出差前要準備什麼樣的禮物這樣的問題上 來。

  送給朋友或親戚禮物,這是應該的, 禮物作為人際交往中的潤滑劑,它起到的 作用相當巨大,它可以聯結多年失落的感 情,也可以彌補距離遙遠帶來的感情隔膜 ,它有時是一塊磚,可以敲開通達的大門 ,有時卻是一個炸彈,可以等到多年以後 作為要挾他人的工具,有時則更像情人間 的調情,可以達到融洽氣氛的目的。當然 我的送禮是一碼事,也是另一碼事。之所 以是一碼事,那是因為我同樣要借送禮達 到聯結朋友和親情的目的,說到另一碼事 ,是我的送禮既非要敲開通達的大門,也 非等到若幹年後,作為炸彈去敲詐他人, 我的目的很簡單,除了應該給父母親戚的 禮物之外,其余就是作為別後多年的朋友 或通信多年並未曾見面的朋友作為精神交 際的一點補充而已。其實也就是一般普通 人所講的表表心意。那麼最明智的方法, 就是應該根據本地的特點,相應地作出送 禮的安排。我想,這首先要得體,第一, 南京的特產,板鴨,鹽水鴨,這兩樣東西 ,湖南人不愛吃,買了去只有浪費,達不 到實用的效果,自然排除在外;第二,雨 花石,可供觀賞,可假貨太多,自己不是 行家,去買又怕上當,給朋友假貨,自然 也是不妥當的;第三,紫沙茶壺,紫沙茶 壺當然是好東西,圓潤的泥質,古雅的外 貌,給人完全是一種雅俗均宜的感覺,我 的朋友讀書人較多,送這樣東西自然十分 合適,於是我就將紫沙茶壺作為送禮的首 選物品而列入計劃的第一項,可是後來一 想,紫沙茶壺固然很好,但它易碎,包裝 質量要求十分高,擺放得不好,就在路上 打碎了,到地頭時豈不使人喪氣嗎?因此 也不宜多帶。這樣一打折扣,對於送禮送 什麼樣的東西就感到十分為難。左思右想 ,其他南京的特產我再也數不出,那麼怎 麼辦?可不能光帶一把紫沙茶壺就去長沙 啊!

  抱著腦袋想了幾天,實在想不出什麼 好主意,於是向同事打聽南京有什麼特產 ,同事所知也有限,除了我所想出的幾種 也不曾多出幾樣,於是我變換了一種方式 ,轉而向同事們請教怎樣送禮才能恰到好 處。這個問題一出,人見人異,見仁見智 ,自然不能得出什麼定論,有的說,送禮 給家裡,就要多買一些東西,因為在南京 工作多年,又有幾乎五年沒有回家去(這 裡聲明一下,我的老家在湖南),一雙空 手自然是不行的,難道不能多帶一些東西 回去嗎?所謂衣錦還鄉,免不了三大包四 大箱地帶著,這是一種意見;又有人以為 ,現在到哪裡買不到東西,帶禮物回去既 費事又不值,不如帶錢回去,這才是正經 。兩者意見都有道理。--這只是對父母 親戚而言。至於另外給朋友的禮物,有的 說,還是買特產鹽水鴨,有的則說雨花石 也很好,但紫沙茶壺提及的人卻很少,因 為它不好帶,所以一般人就不會想到它。 還有不少意見和建議,我以為都在理,想 想卻都有些不甚妥當。這樣一來,我的選 擇便陷入無所適從的茫然的汪洋之中。

  打不定主意,於是也就不去行動。一 直到臨出差只有一天的工夫,這才想到該 著手買些禮物。買什麼呢?仍是老問題。 這回不是抱著腦袋想這個問題了,而是一 邊想一邊上街,到了一個紫沙茶壺店,順 手買了一把紫沙茶壺;路過書店,才記起 有一個朋友要一本古籍書,在長沙買不到 ,托我在南京買,於是跑了幾個書店將它 買了下來;帶著這兩樣東西,然後又回到 出版社,正巧一位同去出差的同事問是不 是要帶些我們社出的書去呢?這一下提醒 了我,使我從茫然的亂雲中踏回到現實中 來。說到特產,本社的書不就是特產嗎? 而且這個特產既符合我的身分,又可以迎 合朋友的情趣,因為我的朋友也大多都是 跟書打交道的,送書作禮物既得體又十分 方便,沒有比它更好更有意義的答案了。 手一拍腦袋,疑竇迎刃而解,心中的輕快 真是比在六月天裡喝了冰水還要舒服暢快 。而給父母的禮物,我覺得只有那位說應 該送錢的同事講得最有道理,也方便,於 是就決定不再買禮物。這正應了一句老話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沒 有想到送禮這個繁瑣的節目真正想通了, 還真是十分簡單。當然這也只是限於純粹 感情上的聯絡無求於人的送禮,至於要作 其他用途的送禮則不在這論列的范圍。於 是我想,到出差那天,我只要將紫沙茶壺 紮縛好,然後拎一包書,身上帶些錢,就 可以坐上飛機,心安理得地奔向長沙去了 。

(1997.11.7)

[ 主 頁| 作者索引 ]
橄欖樹文學社發行。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印。 © Copyright by Olive Tree Literature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web site is maintained by webmaster@wenxue.com.